目 錄
作者手記
前言
章 理解世界
那些讓我們感到緊張、恐懼或者被孤立的體驗可能只持續了幾秒鐘,也可能在許多年時間里一直存在,但它們全都會被深深鎖在大腦中。我們的大腦逐漸發育,不斷吸收新的體驗,理解我們周圍的世界,我們現在的每時每刻都由過去的所有時刻構建而成。
第二章 尋求平衡
對於因創傷而導致應激反應系統發生變化的人,尋求平衡會成為一種令人精疲力竭的挑戰。為了避免痛苦,人們可能會采取的調節手段,比如成為一個取悅者,不斷順從他人的要求,努力給別人他們想要的東西,保持低調,不惹任何人生氣。你會發現自己做的許多事都是為了避免沖突,確保與你互動的人感到滿意。
第三章 我們是如何被愛的
歸屬感和被愛,是人類的核心體驗。在我的節目中,無論是美國總統,還是知名歌手,無論是分享痛苦秘密的母親,還是尋求寬恕的罪犯,他們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希望被認可、被理解,希望自己真實的一面被接受和肯定。我的所有采訪對象都會這樣問我:“我的表現怎麽樣?我講得還行嗎?我說的話對你有價值嗎?”
第四章 創傷的光譜
創傷對你來說有如遭遇海難,船只沈沒,你只能重建自己的內心世界。你回到船只沈沒的地方,一塊一塊地找到碎片,把它們轉移到一個更加安全的新的地方——你已經改變的內在信念。你用這種方法建立起新的世界觀。這種重建需要時間,需要你多次去查看遭遇海難的船只殘骸,也就是對創傷進行重訪。
第五章 連點成線
有些人是真心想要和別人建立良好的關系,他們甚至很擅長開始一段關系,但只是不擅長去維護。因為我們本質上是關系動物,所以這種缺陷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是毀滅性的。它會導致被孤立、分離、孤獨,在友誼、校園生活、就業和家庭方面都出現問題,甚至有可能把上一代傳下來的錯誤的養育模式一代代傳承下去。
第六章 從應對到療愈
為什麽那些已經成為受創傷者的人,會一再被虐待關系吸引?
因為所有人都會被熟悉的事物吸引,即使這個熟悉的事物是不健康的,甚至是具有破壞性的。對有些人來說,被拒絕或遭到惡劣的對待才能驗證他的觀念,這是他存在的底層架構,這讓他感到舒服。正如心理學家維吉尼亞·薩提亞所言:與不確定的痛苦相比,確定的痛苦會讓我們感覺更好些。
第七章 創傷後的智慧
無論你處於什麽年齡段,都不可能歷經創傷而毫發無損。而且一旦發生創傷,就不可能再回到原來的樣子。即使你的生活沒有產生明顯的現實影響,即使你表現出了覆原力,變化依然是存在的。例如,一個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可能和原來一樣好,但他很可能需要為此付出更多的精力和努力。
第八章 我們的大腦,我們的偏見,我們的社會系統
大多數人在挖掘自身行為產生原因的過程中,都會在某些時候遇到阻力——“你把責任都推給了過去。”“別拿過去當借口。”
這麽說沒有錯。你的過去的確不是今天行為的借口,但它是一個解釋,為我們很多人問自己的問題提供了一種洞察:“我為什麽會這麽做?為什麽我會有這樣的感覺?”我們的優勢、缺陷和獨特的反應,毫無疑問都是我們過往經歷的一種表達。
第九章 當代世界的關系貧困
在我們生活的環境中,我們真正“看到”的人越來越少。即使我們和別人接觸,彼此交談,我們也沒有在真正地傾聽對方,沒有真正和對方在一起。這種與他人情感聯系的中斷使我們變得更加脆弱。這種關系貧困意味著,當我們真正遭受壓力時,緩沖能力會更弱。
第十章 現在我們需要什麽
當我們強迫自己掩蓋事實,逃避過去時,這些秘密會成為永遠的創傷,一座囚禁自我的監牢,這絲毫無助於減輕痛苦。你握緊秘密,秘密也會緊緊扼住你。你一直背負的苦痛,你內心深處的羞恥感,都來自你深藏心底的秘密。
我們越是否定自我,就越是無法與過去和解,而對抗過去將消耗我們巨大的能量。如果我們不允許自己為從前的經歷悲傷,我們就注定要不斷重溫這些創傷。
結語
致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