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紛亂的世界,人們擁有無窮無盡的欲望,在職場上,在人際關係上,在物質的追求上,甚至在尋求佛法開悟的道路上,都能看到欲望的影子。當欲望不斷膨脹,人們得到的卻不是滿足,而是匱乏焦慮的感受。透過仁波切睿智的開示,給予現代人安身立命的忠告,在不斷渴求而感到匱乏痛苦的娑婆世界中,找到清涼、安適的處世之道。 只要是人,就會有煩惱。在佛教中,我們常用一句話來形容:「剪 去三千煩惱絲」。煩惱有三千種,可見得煩惱是一個相當難對付的對手。 在各種的煩惱中,「欲望」或是「貪」幾乎跟我們形影不離。「他是個很貪吃的人」,「他這個人很貪」,「這個人好貪婪喔!」似乎一說到「貪」,一說到「欲望」,大家就會扣上一個負面的標籤。 那麼我們來仔細檢視一下,欲望對我們來說,到底是不是一個問題呢?欲望跟需求又有什麼不同?「想要」跟「需要」是一種罪惡嗎?是不是只要學佛了,就該看淡一切,萬緣放下,什麼都不要,跑到深山裡去閉關呢? 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來談一談最基本的欲望。對於人類或動物來說,能夠存活下來是天塌下來都不能改變的大事。存活可以說是我們身而為人的一種本能,這種想要存活的想法,其實就是一種想要活下去的欲望,而這種欲望是我們人類最根本的原動力,也是最根本的需求,因為如果沒有欲望,我們就無法存活下去。 想要存活的欲望又可以再細分出許多不同階層的需求,例如就最基本的層面來說,我們都需要食物與庇護的住所,以及保暖的衣服,沒有這些東西,我們就很難存活。 這些最基本的需求被滿足以後,我們就會開始想要其他的東西,例如會開始想要追求名聲、追逐金錢,或是想得到別人的尊敬,我們的腦子就會開始想要得到這些東西。而這種追求名聲、追逐金錢的欲念,其實是基本需求以外被加上去的欲念。如果我們對這種額外的欲念上了癮,事情就會開始變得很複雜。 比如說,我們因為喜歡喝酒,結果有了酒癮。跟朋友如果喝酒聚餐,喝到醉醺醺的,這種上癮的時間很短,隔天就會酒醒。但是如果不小心吃下了毒品,整個生活變得非常迷亂,因為毒品的干擾而神智不清,這種上癮就沒有辦法很快恢復。還有一種是非常嚴重的昏醉,我把它稱為對金錢的昏醉。如果我們對金錢昏醉,對金錢上癮,那麼這一輩子我們都會被它所影響,被金錢所制約,逃脫不了被金錢控制的命運。所以人們對於名聲、金錢這類物質的東西很容易上癮,一旦對這些東西產生了貪,你可能要花一輩子的時間來處理這個上癮,而且會讓你的生活變得很困難。 只是想要快樂 除了食衣住行與金錢名利,其實人類還有另外一種欲求,就是我們都想要追尋快樂。事實上這種對快樂的需求,是一種非常微細的欲望,可以說,想要得到快樂是所有欲求的根源。比方說,如果有一個人他想要去追求財富、名聲,得到別人的尊敬,你去問他,到底追求這些東西有什麼用處?為何他會拼命想得到這些東西呢?他一定會跟你說,因為他想要變得更快樂。 每個人都想要快樂,連動物都懂得趨吉避凶,所以人類想要快樂其實沒有什麼不對。古代有些靈性的大師或是知識淵博的大學者,他們時常會訓誡大眾:「哎呀!欲求是不好的東西,應該要捨棄欲求。」但其實這些大師本身也有欲求。這些大師最希望人們來到他的座下聽法,這不就是一種很大的矛盾嗎? 所以,如果我們認真看待欲求,看待這種最原始的根本欲望,就會發現欲望是人跟動物的根本,這種基本的需求不應該是個問題,那麼真正的問題是什麼呢?真正的問題是我們沒有辦法控制欲求的數量。 比方說有一隻老虎,只有一隻老虎的時候,問題並不大,但如果有一大群老虎,這些老虎對草原上的鹿來說就會是個大問題,因為老虎會吃掉很多鹿。草原生態不會因有幾隻鹿而受到破壞,但是鹿群的數量太多時,牠們會干擾破壞生態,把草都吃光光,對整個環境生態造成衝擊,所以欲求本身不是問題,想要的數量太多才是問題。
第一章 無窮無盡的欲望 只是想要快樂 人心太愛計較 國王與貪心的農夫 從貪婪中可看到人性的本色 正面與反面的思維邏輯 第二章 不再背負他人的期待 期待以外的責任 找到快樂的秘方 走向快樂的道路 哪種快樂才是真快樂 真放手的佛系人生觀 史上的真佛系人物 減低欲望仍快樂的方法 權力與欲望的誘惑 處理欲望的妙方. 第三章 擁有的總是比想要得更少 換個角度來看事情 天下真有白吃的午餐? 與其內心糾結,何不選擇放下? 給予孩子接受教育的自由 關於布施與愛 如何處理孤寂的情緒 克服網路成癮的問題 第四章 如何以正面的態度來面對恐懼 永遠保持正面的態度 遠離讓你煩惱的負面訊息 以陽光的態度開始每一天 抱持著正面態度面對生活 正向的自我對話 為起心動念添加燃料 多多為別人著想 富裕的鑽石就在身邊 把困難轉化為加持 第五章 正視心中的貪念 貪會令人變得盲目 集體貪婪的社會體系 貪扭曲了我們的價值觀 絕對的權力造成絕對的腐化 要為別人做好事 靜下心來想一想 貪念讓我們忘記本來擁有的美好 第六章 得不到你想得的,有時候是一種祝福 貪著的根源 貪念會把你帶到遙遠的境地 貪念就像漏水的容器 第七章 克服貪念的利器 超越對事物的期待 羅馬教廷的銀行 佛寺機構如何永續經營 散亂心是過去世擾亂他人的惡果 對治貪念的唯一利器;空性 太多的貪會增長自我,令自己膨脹 我不貪,累積功德只是為了成佛? 我是為了上師,不是為了自己? 以悲心所做的善行最珍貴 第八章 你比你想的還富有. 觀待此時此刻 每個人都有獨特的試卷 擁有更多,並不等於擁有快樂 追求心靈的成長與富足 把奔馳的心拉回來 看清紛亂中,真正重要的事物. 珍惜並看見自己擁有的 真正的財富不假外求 捐出百分之六十財富的塔塔集團
作者簡介 康薩仁波切 Khangser Rinpoche 康薩仁波切(又名為天津楚卿佩登)出生於1975年,目前在色拉傑佛學院擔任教師,教導數百位僧人與初學者佛學義理。色拉傑佛學院創建於15世紀的西藏雪域,為遵循那爛陀大學傳統的格魯派三大佛學院之一。仁波切 除了在達蘭沙拉、印度及尼泊爾的寧瑪派和噶舉派寺院教授傳承的法教,也在印度、尼泊爾、越南,台灣和西方國家等地區,於大學、社團單位、佛法中心及藏人屯墾區為一般大眾講授佛法。 除了精通格魯派及寧瑪派傳承的教法,康薩仁波切也是噶噹派修心教法的實踐者,更被公認為二十一世紀的偉大上師。懷抱著強烈悲心,仁波切總是孜孜不倦地致力在眾生心中種下愛與慈悲的種子。仁波切洞悉當代社會動態與脈絡,深具說服力的言談,總能吸引無數的聽者,為受苦的心靈帶來希望的曙光。
买了这本书的人也买...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