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二戰後迄今己近八十年,在這將近八十年中,台灣經歷了相當激烈的變化。 台灣因是日本殖民地,在日本戰敗後,為盟軍所接收,而代盟軍接收的則是在國內外都不得人望的蔣介石集團;偏偏在中國內戰中,蔣介石領導的政府兵敗如山倒,流亡到接收地台灣。台灣從此進入中華民國黨國不分的黨國體制中,遭受戒嚴與白色恐怖支配的非人—不自由情境。自由化不僅僅是脫威權獨裁支配,更重要的是自由的人要能自我組織化,自己管理自己;自由並非放縱,無不可為,而須與他人相互支援,共同參與公共事務,所以自由常與民主並行。 台灣一九八○年代衝撞各類防害自由行動的網羅,目的就是要創出所有台灣人能自主參與的民主社會。 這本書分為三部分,論述部分除了為群策會所寫的論文,有一大部分是在《當代》雜誌發表。本書的第二部分稱為「時代與記事」,以理想的堅持者寫了一篇紀念文,筆調當然跟前一部分的「論述」有所不同。第三部分「書序」,我寫書序的原則是闡釋作者的內在意圖,因為我把文學作品及其他著作皆視為精神史的表現。李喬的文學創作即具有台灣精神史的特質,為他書寫序,是一種享受。其實,為好友的書寫序,不僅有先睹為快之樂,更可先知好友的心靈世界,讀恒煒的書如此,讀貴海的書亦然。此書所收入的篇章大都十年前所寫,我認為到現在都還有參考的價值,台灣當前的要務,亦即面對全球化的當務之局,是強化台灣主體性。有了台灣主體性,台灣才有可能以國家主體跟國際社會發生關聯,而在國際社會中扮演應有的角色。
自序 壹 論述 一、台灣主體性的構築 二、台灣主體意識的發展與國家認同 三、從人民主權看台灣制憲的正當性 四、 從戰後世界史看舊金山和約與台北條約的關聯 五、中國意識、台灣意識與歷史思維 六、從風土與場所看台灣族群 七、本土性、民主化與心靈改革 八、兩蔣獨裁政權的成立與變化 九、從思想層面論李、蔣的政治改革 十、台灣成為正常國家——李登輝先生的國家論 十一、他者的文化、文化的自我——李喬的文化論述 十二、殖民、反殖民與詩學——讀曾貴海《戰後台灣反殖民與後殖民詩學》 十三、台灣與世界——一九七○年代的落差 貳 書序 一、理想是永遠的堅持︱懷念孤獨的歷史學者張忠棟教授 二、《當代》與我 三、焦慮‧企待‧現場——記九二一大地震 四、荒山黑塚——看喜多流的能劇「黑塚」 五、傳統布袋戲的變與不變 六、我的學與思 参 記事 一、台灣宛如古拉格——序李喬《埋冤、一九四七、埋冤》 二、脫出「咒之環」——我看李喬《咒之環》 三、沉淪與救贖——讀李喬《V與身體》 四、自省與重生——序曾貴海《台灣文化臨床講義》 五、學術與政治(代序)——鄭欽仁教授榮退紀念論文集 六、《戰後台灣人權史》序 七、《史學與國民意識論文集》序 八、兩個世代的自由主義者及其交會——序金恒煒《面對獨裁者的兩種態度》 九、散步於歷史和現實之間——讀司馬遼太郎《台灣紀行》 十、堅持理念又能行動——我所認識的許慶雄教授
作者簡介 李永熾 1939年出生於台中石岡,父母皆為在地客家人。台中一中、台大歷史研究所畢業,曾赴東京大學大學院研究日本史。歸國後任教於台大歷史系四十餘年,於2005年退休。長期致力於日本歷史、文化、社會等相關研究,亦翻譯多本日文重要著作。1980年代起,積極參與台灣的社會運動暨政治改革運動。曾任台灣教授協會創會成員、建國黨發言人與決策委員、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董事、張榮發基金會國家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總統府國家人權紀念館籌備處主任、國策顧問等職務。 著作 《日本史》,牧童,1972。 《日本近代思想論集》,牧童,1975。 《從江戶到東京》,當代,1988。 《切腹與心中:日本文化與思想論》,稻鄉,2009。 《從啟蒙到啟蒙:歐洲近代思想與歷史》,稻鄉,2010。 共著《邊緣的自由人:一個歷史學者的抉擇》,游擊文化,2019。 中譯 工藤綏夫《尼采:其人及其思想》水牛,1969。 川端康成《山之音》,遠景,1980。 夏目漱石《我是貓》,遠景,1981。 志賀直哉《暗夜行路》,遠景,1981。 瑪利安娜.韋伯《韋伯傳上冊》,遠景,1986。 大江健三郎《萬延元年的足球隊》,東販,1996。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