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小心我「死給你看」! 這是威脅,也是賭注。 誰會為了讓另一方付出代價,真的自我了斷? 又有誰會真的付出賠償,給死者一個交代? 遙遠的涼山彝族,有一套「死給」的傳統:將某些情況下的自殺,認定為一種「他殺」,細膩規定所有「死給你看」的人,到底性命值多少──死者可以得到哪些賠償?雙方家族又需要如何回應?無論是言語或肢體衝突、夫妻失和、離婚受阻、家庭失和、偷竊欠債、名譽恢復,通通能適用。例如:彝族女性有強烈的尊嚴,正所謂「人死是一天,羞恥是一世」,若在公共場合不慎放屁出聲,必須以「死給」替家族洗刷聲譽。 此外,因死者的身分,以及選擇赴死的方式不同(如:吊死、服毒、投岩、投水或使用刀具),償付的方式也會不同。 另一方面,一經「死給者」宣告,只要自殺成功,死者家屬就可以到「被死給者」家中打砸搶燒,提出指定賠償。一旦若處理不慎,就會演變為家族間衝突,甚至延續數代,兩家子女互不通婚,成為涼山版羅密歐與茱麗葉;更嚴重的,還會牽扯出「黑巫術」,從器械對戰擴展到「巫術戰爭」,冥陽兩界都不可安寧。 本書作者透過眾多案例分析,以人類學+民俗研究觀點,為您娓娓道來,這其中奧秘。也期待從尊重和珍惜生命的立場出發,能弱化導致「死給」現象頻繁發生的社會文化機制。 本書特色 一、案例豐富、用字淺白 本書作者結合人類學與民俗研究,書中記錄大量涼山本地案例,以及諸多彝族俗諺,透過淺白親近的文字,可讓讀者在理解「死給你看」背後的社會文化結構同時,一窺涼山的傳統風俗樣貌。 二、世代間的價值衝突,在臺灣也是不可迴避的課題 「死給你看」是千百年來彝族所共同遵循的文化傳統,但當接受現代社會受教育的彝族青年遭遇「死給」糾紛,會選擇哪一方呢?執法人員又該如何面對這樣的文化衝突?而在臺灣,許多年輕世代往往不知該如何回應家族期待或主流價值。透過本書不同的民族案例,或許有助於我們辨識、理解與解決傳統文化與價值在現代發展中的矛盾。
序言 導言 上部「死給」、「死給案」與涼山社會 第一章「死給」與「死給案」 第二章家支內「死給」案例及簡析 第三章家支間「死給」案例及簡析 第四章舊涼山的「死給案」及處理規則 第五章婦女與「死給」 第六章親家與冤家 第七章家支與德古 第八章黑巫術與象徵性的衝突 第九章追問「社會形態民族學」 第十章涼山社會的特點及其法文化傳統 討論:關於自殺(包括「死給」)的比較研究 下部尊嚴了斷:「死給」現象的再追問 第一章在田野中「發現」問題 第二章弱者示強與尊嚴的邏輯:「死給」現象再闡釋 第三章基於案例的分析 第四章「死穢」與力量:「死給」事件中的遺體 第五章情緒/情感的衝擊力與「爭勝鬥狠」 第六章同一案例的兩種表述 第七章兩種法文化的比較 第八章民間調解與基層的司法實踐 第九章漢人鄉土社會的「打人命」與「鬧喪」 討論:如何才能消解或弱化「死給」的邏輯 結語 附錄 家支.德古.習慣法 一、家支:分枝的血緣共同體 二、德古:涼山的世俗權威 三、習慣法:社會生活秩序的規範 習慣法與少數民族社會 一、現代化與國家法制建設 二、多族群與多種法律並存的社會 三、協調及良性互動的可能性 少數民族法文化研究應與民族法制研究相結合 一、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中的「習慣法」 二、改革開放以來的法人類學 三、民族法制研究的意義 四、應將習慣法研究與民族法制研究相結合 後記.鳴謝
作者簡介 周星 日本神奈川大學國際日本學部教授。曾任日本愛知大學國際交流學部教授、大學院博士課程指導教授、國際中國學研究中心(ICCS)所長;北京大學社會學人類學研究所教授;中國民俗學會顧問、中國民俗學會海外理事等。 主要著述有《史前史與考古學》(1992)、《民族學新論》(1992)、《民族政治學》(1993)、《境界與象征:橋和民俗》(1998)、《鄉土社會的邏輯──人類學視野中的民俗研究》(2011)、《本土常識的意味──人類學視野中的民俗研究》(2016)、《生熟有度──漢人社會及文化的一項結構主義人類學研究》(2019)、《道在屎溺──當代中國的廁所革命》(2019)、《百年衣裝──中式服裝的譜系和漢服運動》(2019)等,並主編多種學術圖書。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