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本書,其起因緣於胡塞爾「現象學」,從觀察入手,繼之,從土木「結構學」進入中藥與醫理之關係,因此,斷斷續續的寫了很多相關的文字,才蘊育出本書的構思。 來臺以後,有機會重讀馮友蘭先生、金岳霖先生遺著,發現了以前不曾深思的所在,因此,大膽的作此「前論」之架構。 本書共五十餘篇,諸如:〈從數理探索陰陽一概念〉、〈醫者意也〉、〈然醫本論〉、〈辨「辨證論治」〉、〈從細菌、病毒之分、辨,論中醫、西醫之接、合〉等。本書不涉及中醫臨床技術,但對中西醫的形而上論述,頗有獨到見解。
1. 治學必須具備的幾個基本概念 2. 對黑格爾天然禮物與精神創造的省思 3. 為中醫「過橋、拆橋、修橋、補橋」進一解(方法論試論之一) 4. 從數理探索陰陽一概念(一) 5. 從數理探索陰陽一概念(二) 6. 空架子理論與實架子理論 7. 真際與實際的分際(上) ──依哲學的觀點,論中醫的陰陽、五行兩概念 ──如何辨解「真而不實」與「既實又真」 8. 真際與實際的分際(中) ──依哲學的觀點,論中醫的陰陽、五行兩概念 ──如何辨解「真而不實」與「既實又真」 9. 真際與實際的分際(下) ──依哲學的觀點,論中醫的陰陽、五行兩概念 ──如何辨解「真而不實」與「既實又真」 10. 抽象與具體(一) 11. 抽象與具體(二) 12. 抽象與具體(三) 13. 試釋「醫者意也」 14. 再論「醫者意也」 15. 三論「醫者意也」 16. 四論「醫者意也」 17. 五論「醫者意也」 18. 六論「醫者意也」 19. 七論「醫者意也」 20. 小論目不識丁 21. 淺論中醫的治學方法 22. 泛論科學方法對中醫的影響 23. 漫談醫藥哲學 24. 幾個名詞的解釋 25. 從醫療看人生的意義 26. 中國醫學發展史與中國醫學思想史之不同 27. 從知識的分合一概念檢視中醫與中藥之關係 28. 泛論中醫的照著講與接著講 29. 科學化與現代化之辨析(上) 30. 科學化與現代化之辨析(下) 31. 求新、求變之辨析 32. 性質與關係之究竟 33. 如何辨識中醫 34. 從邏輯學高類低類兩概念檢視中醫藥的關係 35. 從醫的觀點理解「極高明而道中庸」這個文化指示 36. 再釋「極高明而道中庸」對醫的省思 37. 小論「蔽於離而不知合」的古訓 38. 體用論對中醫藥的啟示 39. 答李醫師克成賢弟問 40. 辨「辨證論治」 41. 有之未必然,無之必不然 ── 從新認識中醫的再思考 42. 論時空、變動與事物之關係及其對事物之影響 43. 中醫的根本問題 44. 論中國底與中國的為中國醫藥的特質而試筆 45. 然醫本論 ── 中醫新詮 46. 雙伴音電視對中西醫結合的啟示 47. 釋止於技、進於道 48. 中醫傷科的新認識 49. 從細菌、病毒之分、辨,論中醫、西醫之接、合 50. 從老子「非」「可」之論檢討中西醫的現狀與將來 【附錄一】從社會哲學的觀點論職業教育 【附錄二】臺灣的文化淵源與臺灣文化的淵源 【附錄三】釐正四庫館臣的一則錯誤 【附錄四】我們怎樣參加建國工作 民國三十五年六月十七日下午八時在南京中央電台廣播 【附錄五】醫學教育座談「後記」 【附錄六之一】歡迎張恒鴻賢弟返回中國醫藥大學 【附錄六之二】給中醫學系第八屆諸位學弟 【附錄六之三】答張主任恒鴻賢弟問 【附錄六之四】再答恒鴻賢弟 【附錄七】從梁啟超「自力」「他力」兩概念檢視中醫的思想與發展 【附錄八】釋肇 作者的話
作者簡介 馬肇選教授 與民國同壽,參與臺灣第一個中醫學系──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系的設立。作者對中西哲學思想與傳統文化的深厚涵養,探討中醫的一些議題,經常發人深思。
最近浏览商品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