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編輯人語 ◎梁燕樵 專文導讀 《感性配享》與政治美學的射程 ◎戴遠雄 前言 第一章:論感性配享與其中政治與美學的關係 第二章:論藝術體制與對現代性概念的薄弱興趣 第三章:論機械藝術與對匿名者的美學和科學提升 第四章:如果我們必須總括地說,歷史就是虛構。關於虛構的各種形式。 第五章:論藝術與工作。為何藝術實踐可以成為或不可以成為其他實踐的例外 【附錄:洪席耶2009年訪臺系列講座】 何謂美學? 政治、民主與當前 虛構之政治 影像的政治 「與洪席耶面對面:洪席耶作品與思想座談會」紀錄
作者簡介賈克.洪席耶Jacques Rancière當代最重要的法國哲學與美學思想家,生於1940年,與巴迪烏(Alain Badiou)、阿岡本(Giorgio Agamben)等人同為歐陸左翼代表人物。曾任教於巴黎第八大學哲學系,現為八大哲學系榮譽教授。長年往返於大西洋兩岸講學,在法語學界、英語學界均影響深遠。洪席耶早年師承法國新馬克思主義哲學家阿圖塞(Louis Althusser),但後來兩人對1968年的巴黎學運「五月風暴」看法分歧,並公開決裂,洪席耶獨立進行了一系列對工人運動與勞動階層的研究。1990年代後,洪席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哲學、美學、藝術哲學領域,其早期代表作《歧義》La Mésentente在1995年出版,引發了學界的高度關注。洪席耶的思想有其鮮明的時代意識,他強烈關注當代西方的民主危機與人權問題,並在政治哲學與美學之間建立獨特的內在連結,開啟了一條「美學—政治」的激進道路。而他與德國法蘭克福學派第三代領軍人物霍耐特(Axel Honneth)在政治哲學上的論爭,則被喻為有如德希達與哈伯瑪斯之爭的「新一代德法論戰」。洪席耶的思想影響力不僅止於學院內部,他時刻對當代民主社會的種種新興危機保持敏銳的反饋,並不時以其「美學—政治」式的思考推動各領域的反思,對文學、電影等藝術理論、創作產生了重大影響。除了《歧義》一書外,其代表著作尚有《民主之恨》La Haine de la démocratie、《影像的宿命》Le Destin des images、《文學的政治》Politique de la littérature等。譯者簡介楊成瀚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博士。關秀惠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博士。戴遠雄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最近浏览商品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