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言論自由的過去與現在:我國言論自由發展及制度變革
|
|
|
|
|
|
|
|
|
ISBN |
9789860631876 |
定价 |
NT350 |
售价 |
RM54.70 |
优惠价 |
RM48.68 *
|
作者 |
薛化元,楊秀菁,黃仁姿
|
出版社 |
允晨文化
|
出版日期 |
2021-10-05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250 页. 21.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2.0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整體而言,本書除呈現台灣言論自由的發展歷程,也紀念在言論自由遭到箝制時代,投入爭取改革的前輩。有前人的努力,台灣經過了自由化、民主化的改革,在1992年以後已經沒有言論叛亂罪,加上後續的改革,言論自由的發展在世界各國名列前茅,在亞洲更是與日本並列為自由民主的先進國家。然而,外在的威脅卻始終不斷,透過威脅利誘,台灣部分公眾人物甚至失去「不表態」的自由。如何面對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主的外在威脅,讓台灣的言論自由得以進一步深化發展,是目前台灣朝野與人民必須共同面對的問題,希望這本書的出版對此能略盡棉薄之力。 |
|
|
|
|
|
|
|
|
|
|
|
|
|
|
目錄
序—台灣言論自由的進程
前言
第一章 箝制階段
第一節 非常體制與言論管制
一、訓政法令的修正與遺留
二、動員戡亂與戒嚴體制的限制
三、大法官釋憲文的枷鎖
第二節 不同類型媒體所受到的限制
一、新聞出版事業
二、廣電事業
三、影劇事業
第三節 言論自由的實踐與追求:案例探討
一、二二八事件
二、《自立晚報》案
三、《自由中國》案
四、《公論報》案
五、《經濟日報》案
六、柏楊案
七、盛竹如被迫離開主播臺
八、臺大哲學系事件
九、《臺灣政論》案
十、美麗島事件
十一、《蓬萊島》案
第二章 突破階段
第一節 解嚴後言論自由的發展
一、《國安法》的限制
二、言論叛亂罪的終結
三、集會遊行自由
四、結社自由
五、其他限制
第二節 新聞媒體的開放
一、解除報禁
二、廣播電臺的開放
三、電視頻道的開放
四、黨政軍退出媒體
第三節 言論自由的追求:案例探討
一、蔡有全、許曹德臺獨案
二、時代雜誌系列與鄭南榕自焚案
三、獨臺會事件與《刑法》一百條修正
四、臺灣法學會案
五、晶晶書庫案
六、外獨會事件
第三章 未來挑戰
第一節 政治言論解禁後的內容管制問題
一、國家安全與新聞自由
二、行政裁量與訊息流通
三、兒少法規與言論自由
四、立法院預算監督與公共媒體的自主性
第二節 通訊傳播的發展與言論自由
一、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的成立與委員任命問題
二、旺中案與媒體壟斷問題
三、網際網路發展與言論自由
第三節 說與不說的背後:案例探討
一、反媒體壟斷、旺中案
二、許文龍事件
三、陳雲林訪臺事件
四、周子瑜事件
五、戴立忍事件
六、李明哲案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薛化元
1959年生,台灣彰化人。臺灣大學歷史學博士,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歷史系合聘教授,專攻為臺灣近代現代史、中國近代思想史、憲政史。曾任:政治大學文學院長、台灣史研究所所長歷史系主任及台灣歷史學會理事長(會長)。著有:《民主的浪漫之路:雷震傳》、《戰後臺灣歷史閱覽》、《台灣地位關係文書》、《「自由中國」與民主憲政》、《民主憲政與民族主義的辯證發展:張君勱思想研究》、《晚清「中體西用」思想論》、《台灣貿易史》(合著)、《戰後臺灣人權發展史》(合著)等書;另著有學術論文數十餘篇。
楊秀菁
台北人,1977年生,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國家教育研究院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出版的專著及論文包括《臺灣戒嚴時期的新聞管制政策》、《戰後臺灣人權發展史1945-2000》(合著)、〈戰後初期《臺灣新生報》的發展與挑戰(1945-1972)〉、〈冷戰時期國際人權典章中新聞自由〉、〈政治變革下臺灣對中國大陸廣播的發展、競爭與挑戰(1980-1997)〉等。
黃仁姿
屏東人,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博士,曾任教於台北科技大學,現為政治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農業史、政治史。著有《國民黨政權與地方菁英:1950年代的農會改組》、《戰爭、糧食與土地改革:戰時戰後的台灣農政(1930s-1950s)》。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