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紀登斯的社會學基本概念
|
|
Essential Concepts in Sociology Third Edition |
|
|
|
|
|
|
|
|
ISBN |
9789865519711 |
定价 |
NT420 |
售价 |
RM65.60 |
优惠价 |
RM56.42 *
|
作者 |
安東尼.紀登斯,菲利普.薩頓
|
译者 |
許雅淑,李宗義 |
出版社 |
商業周刊
|
出版日期 |
2021-09-16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320 页. 22.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2.0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當代最知名社會學家新作,首度引進繁中版★
紀登斯的社會學大師課,開課了!
解析68個關鍵字》社會學不難,掌握這些概念就夠
/全球化、現代性、理性化……社會學家從哪些角度思考?
/異化、工業化、移民……社會學如何詮釋人的生活?
/資本主義、消費主義、分工……決定我們生活的社會結構有哪些?
/階級、性別、父權、種族……為什麼人生總有不平等?
/文化、身分認同、意識型態、媒體……關於人際互動與溝通的概念又有哪些?
【以上社會學基本概念,你用過哪些?讀懂哪些?】
我們每個人都受社會影響,接收各種資訊、思想,同時透過互動去塑造社會。如果想知道社會究竟如何塑造我們,以及該如何因應,就不能不讀「社會學」。社會學給我們一副特殊的眼鏡、清晰的視角,能穿透清楚社會現象背後的脈絡,深入社會問題的核心。社會學並不提供標準解答,而是強調批判、反省,指引另一種思索問題的方法。
《紀登斯的社會學基本概念》就為此而生。紀登斯是享譽國際的社會學大師,對當代理論發展及社會政策都有卓越貢獻。在導言他便提出本書的目的:「藉著一些基本概念,提供了提供一份精準且最新的當代社會學概念地圖」,點出了理解當代社會學的核心,就是熟悉這些概念的起源與當代用法,了解社會學議題是如何隨著時代變遷而逐步發展。
全書分為10大主題,精選68個概念,包含如「全球化」、「現代性」、「消費主義」、「社會流動」、「生命歷程」、「身分認同」……,每個概念以定義破題之後,便依照時序講解,點出歷史上每個思想家的見解,以及概念在當代創造性解讀,更重要的是也著墨於批判、反思之處,以及延伸的探討。一步步帶領讀者將概念融會貫通,形成系統化的思考。
全書有簡潔的文字、透徹的解說,你可以學到:
■概念的現行定義
明快短句抓出概念的重點。
例如階級(class)是一個群體,依據相關職業、擁有的財產與財富或選擇的生活方式,所界定的相對位置。
■概念的起源
沿著時間軸依序講解歷來思想家的看法與概念流變。
例如馬克思認為,基本的階級對抗發生在擁有生產工具的資本家和工人(馬克思稱他們為「無產階級」)之間。
■概念的意義與詮釋
當代社會學家如何超越原有的理論框架,賦予新的詮釋。
例如當代社會學家大都認為,階級是一大群擁有相同經濟資源的人,資源強烈影響他們的生活形態。「財富」和「職業」是階級差異的主要基礎。
■概念的批判
這個概念不足之處為何,面臨哪些批評,被哪些概念取代。
例如以階級為基礎的社群和階級認同逐漸淡化,反而以性別、族群、性取向和政治聯盟作為認同來源。
■延伸相關
這個概念近來的相關研究與發展。
例如「平台資本主義」公司和「零工」經濟部門興起,優步(Uber)等平台仲介的「零工」,是中產階級、工人階級還是一個全新的階級分類?
培養社會學批判思考的眼光,我們才得以立體地理解、反思自己與他人的處境,社會才有被鬆動、改變的可能。關心社會、了解社會、批判社會,就由紀登斯帶著我們開始。
本書特色
1.當代社會學巨擘,寫給入門者的小書
紀登斯堪稱當代社會學界巨擘:享譽國際多年,學界、政界皆有卓越貢獻;其所提出的「第三條路」政策廣為人知。本書為大師寫給所有人的社會學概念解析,除人文社科系所師生之外,也適合一般喜好社會學的讀者、想提升知識與思考的每個人。
2. 解答你一直想弄清楚、卻不知道問誰的社會學疑問
社會學盤根錯節,讓你霧煞煞?社會學確實不容易,本書梳理繁複理論,從基本概念入手,從定義開始解析,溯及源頭、相關討論及詮釋,更包含正反觀點,幫入門者打基礎,在快速變化的社會,一步步找到指引前進的地圖。
3. 10大單元,68個概念,社會學知識一網打盡!
全書架構完整,網羅主要基礎概念與新知,無論是想掌握整體視野,或是想深入理解最新詞條的讀者皆適讀。
專業推薦
「這是一本非典型的社會學之作……正因為不是詞典,不會枯燥,使本書更有可讀性;不是法典,才得以刺激讀者開放思考;也因不是經典,方能指引讀者走向經典之路。」—— 陳宗文( 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社會多變,社會學的概念自然令人眼花撩亂,站在基礎上以不變應萬變,順著紀登斯的指引,也許可以減少我們在認識大千世界時的困惑。」—— 許雅淑、李宗義(本書譯者)
|
|
|
|
|
|
|
|
|
|
|
|
|
|
|
目錄
推薦序
譯者序
導 言
主題一 社會學之思
01數位革命(Digital Revolution)
02全球化(Globalization)
03現代性(Modernity)
04 後殖民主義Postcolonialism
05後現代性(Postmodernity)
06理性化(Rationalization)
07社會(Society)
主題二 社會學研究方法
08理念型(Ideal Type)
09質化研究/量化方法(Qualitative/Quantitative Methods)
10實在論(Realism)
11反身性(Reflexivity)
12科學(Science)
13社會建構論(Social Constructionism)
14 結構/能動性(Structure/Agency)
主題三 環境與城市生活
15異化(Alienation)
16環境(Environment)
17工業化(Industrialization)
18移民(Migration)
19風險(Risk)
20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1都市主義(Urbanism)
主題四 社會結構
22科層體制(Bureaucracy)
23資本主義(Capitalism)
24消費主義(Consumerism)
25分工(Division of Labour)
26教育(Education)
27組織(Organization)
28宗教(Religion)
主題五 不平等的生活機會
29階級(Class)
30性別(Gender)
31交織性(Intersectionality)
32父權制(Patriarchy)
33貧窮(Poverty)
34種族與族群(Race and Ethnicity)
35社會流動(Social Mobility)
36地位(Status)
主題六 人際關係與生命歷程
37社群/社區(Community)
38家庭(Family)
39生命歷程(Life Course)
40網絡(Network)
41性(Sexuality)
42社會化(Socialization)
主題七 人際互動與溝通
43文化(Culture)
44論述(Discourse)
45身分認同(Identity)
46意識形態(Ideology)
47互動(Interaction)
48媒體(Mass Media)
49公共領域(Public Sphere)
主題八 健康、疾痛與身體
50生物醫學(Biomedicine)
51醫療化(Medicalization)
52病人角色(Sick Role)
53障礙的社會模式(Social Model of Disability)
54社會自我(Social Self)
55脫序(Anomie)
主題九 犯罪與社會控制
56偏差(Deviance)
57標籤化(Labelling)
58道德恐慌(Moral Panic)
59社會控制(Social Control)
60污名(Stigma)
主題十 政治社會學
61權威(Authority)
62公民身分(Citizenship)
63市民社會(Civil Society)
64衝突(Conflict)
65民主(Democracy)
66民族國家(Nation State)
67權力(Power)
68社會運動(Social Movement)
參考書目與進一步閱讀
索引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安東尼.紀登斯(Anthony Giddens)
享譽國際的社會學家,前倫敦政經學院院長
於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獲得博士學位。1961年開始於萊斯特大學教授社會心理學,於1969年開始受聘於英國劍橋大學,1997年至2003年任倫敦政經學院院長。現有倫敦政經學院名譽教授、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終身研究員、英國上議院議員等榮銜。
公認是當代社會學領域有卓越貢獻的學者,也跨足政界,曾任英國工黨政府的首席顧問,與首相布萊爾提倡的「第三條路」政策也影響了英國乃至其他國家。
菲利普.紀薩頓(Philip W. Sutton)
獨立研究員,曾任職於里茲大學和羅伯特高登大學。
譯者簡介
許雅淑
台大圖館系畢業,清華大學社會所碩士、博士,現任教於安徽大學社會與政治學院,社會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經濟社會學、文化社會學,觀光人類學。
李宗義
政治大學英語系、東亞所畢業,清華大學社會所博士,現為安徽大學社會與政治學院副教授、社會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研究之餘也從事人文社會科學翻譯工作。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