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對青年學子而言,為學的目的與意義是什麼?學問可以兼顧有趣與有用嗎?而什麼樣的學問才稱得上是有用的學問?這些古今中外學子心裡經常存有的迷惘與疑惑,皆可從福澤諭吉《學問之勸》一書中找到解答。這本近代日本史上的首部暢銷書,自出刊以來歷一百四十年而不衰,日本社會每每遇上瓶頸時,例如,幕末維新的時期、太平洋戰爭敗戰之後,以及所謂「消失的二十年」之現在,《學問之勸》經常扮演救贖的角色,溫故而知新,人們試從作者福澤諭吉的教示中尋求處方箋,更突顯福翁思想的歷久彌新。 身處瞬息萬變、前途多舛的二十一世紀,每個人心底多少潛藏著各種隱憂,《學問之勸》則引領讀者凡事應正面思考,以邏輯思惟的合理精神去面對各種困境,言動審慎,學習自尊自重而不損知識分子風範之道。
前言 福澤諭吉:日幣萬元的肖像 明治日本最熱銷的教科書:《學問之勸》 歷史文脈中的未來:史學研究之真義 另一思考核心:民權論、國權論與實學 壹 福翁的心路歷程 一、福澤諭吉思考的形塑 二、聰明大智的境界 福澤諭吉的〈脫亞論〉 貳 《學問之勸》真義 往上提升的帝王之道 一、《學問之勸》之內涵 〈初編〉天不在人上造人亦不在人下造人 〈二編〉人際間的同等事宜 〈三編〉國際間的同等事宜 〈四編〉論學者之職分 其一 〈五編〉論學者之職分 其二 〈六編〉論國法之可貴 〈七編〉論國民之職分 〈八編〉不可以我心制他人身 〈九編〉學問之目的所為何事 〈十編〉提升學問的目標 〈十一編〉名分與職分之相違 〈十二編〉講演乃學問研究的一項重要手法 〈十三編〉怨念有害論 〈十四編〉心念的盤點與決算 〈十五編〉凡事存疑並斷然取捨 〈十六編〉守護眼前的獨立 〈十七編〉論人望 二、《學問之勸》解析 《學問之勸》之於二十世紀的意義 《學問之勸》之於二十一世紀的意義 參 《學問之勸》釋疑 偽本《學問之勸》 《學問之勸》釋疑 肆 再談福翁 一、福澤諭吉迷思之背景 福澤史觀的本質 講究實用之學 人間平等論 《學問之勸》的時代意義 福翁的文明觀 福翁對外觀之形塑 文明與野蠻的抉擇 國權與民權之間 二、福澤諭吉的思想進程 《美歐回覽實記》的啟示 「明治十四年政變」的衝擊 清日甲午戰爭:見證文明開化的成果 結語 獨立自尊 國民的品格:判斷力與行動力 綜觀福翁 附錄 福澤諭吉的學問論 附錄一 學問之獨立 附錄二 中津留別之書 附錄三 財富之外還有名譽 主要參考資料(依出版年份排序) 福澤諭吉年表
作者簡介 林呈蓉 日本御茶之水女子大學比較文化學研究人文科學博士(1993); 學術專長為日本對外關係史、日治時期台灣史。 現為淡江大學歷史系專任教授。曾獲取2003年日本御茶之水女子大學亞洲女性研究者支援獎助金,並擔任過台灣歷史學會秘書長、副理事長等職務。 代表著作有《近現代史のなかの日本と中国(合著)》(1992)、《前近代日本對外方針之研究》(1998)、 《Island in the Stream ~ A Quick Case Study of Taiwan’s Complex History(合著)》(2000)、 《台北縣史料彙編~淡水篇》(2001)、《台灣史(合著)》(2003)、《樺山資紀蘇澳行》(2004)、 《近代國家的摸索與覺醒~日本與台灣文明開化的進程》(2005)、 《近代台灣的醫療衛生~從「安平追想曲」到「國家衛生原理」(莎士比亞版)》(2006)、 《牡丹社事件的真相》(2006)、《皇民化社會的時代(莎士比亞版)》(2007)、《日本史》(2008)、 《皇民化社會的時代(五南版)》(2010)、《水野遵—一個台灣未來的擘畫者》(2011)、 《台灣涉外關係史概說》(2015)等。
最近浏览商品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