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与“对伊斯兰的诠释”,这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差异。“伊斯兰”的本质是来自上苍的启示。然而,“对伊斯
兰的诠释”,则脱离不了诠释者的思维和生活经验。
当穆斯林世界对伊斯兰的实践,更多是混杂了宗教情绪与政治考量的诠解时,问题就出现了。阿拉伯世界对伊斯兰的诠释就夹杂着阿拉伯情意结。在巴基斯坦、印尼,甚至马来西亚也如此。
在马来西亚,“伊斯兰”和“马来人”这两个字几乎成了同义词。谈到穆斯林时,脑海即浮现马来人,反之亦然。其实
这种想法有缺陷,因为伊斯兰被认为是源自上苍启示的宗教,而马来人则是血统的划分。
伊斯兰与马来人
在印尼,我们可见到信奉兴都教或基督教的马来人,在菲律宾亦如此。事实上,在马来西亚,也有信仰伊斯兰的印裔和华裔。换句话说,马来人不一定信仰伊斯兰;而穆斯林不一定拥有马来人血统。
伊斯兰与马来人的结合,有时造成了大众对伊斯兰的许多误解。尤其是一些组织,不管是政党还是非政府组织,时常在社会中挑起伊斯兰─马来人的情绪。其后果非常糟糕,国民之间因种族和宗教而产生偏见。
如果有人生病,则需要治疗。同样,国民之间的偏见也是一种“社会疾病”。
因此,大同工作室与马来西亚陈嘉庚基金日前就联办“认识伊斯兰教,了解穆斯林”公开课程,以消除社会之间,特別
是穆斯林和非穆斯林之间的误解。
自从国外回来,我所主持的伊斯兰研究课程,一般都只涉及穆斯林。这样的公开课程,跟以往不同,不仅认识了许多华裔友人,同时也可让我向非穆斯林朋友讲解伊斯兰。
我讲解伊斯兰,与其他伊斯兰传教士可能有所不同,他们有可能只说出伊斯兰的正面,但我选择坦然相告,承认伊斯兰历史上充斥政治与现实的黑暗面。对我而言,对宗教的自信,应建立在诚实对待事实的基础上。
缺乏文化交流
四堂课中,从与会者提出的问题,我发现华裔在一些课题上对伊斯兰有错误的认识。他们有如此的认知,也许是因为在马来西亚,伊斯兰往往与种族(马来人)和政党捆绑在一起。
譬如,关于伊斯兰国概念,不只是华社,甚至在马来社会及全球穆斯林,都以为它存在于伊斯兰神圣文本里。事实是,这只不过是伊斯兰运动里的一些伊斯兰学者所创造的概念,他们渴望光复百年前的伊斯兰王朝。
《可兰经》中有一节经文指出,上苍通过创造男人和女人,造出人类。从两种不同的性別,人类生育孩子,并衍生出
部落、宗族和族群。基于人类的多元,《可兰经》强调人们应实践“互相了解”。
种族、民族和宗教信仰的多元,这些在生活中是无法分割的。多元并非敌对根源,反之可以产生智慧。更重要的是,每个民族都有各自文化的智慧,而在跨文化的情况下,人类可以分享这些智慧。
然而,与预期相反,多元常被视为敌对的理由。它始于偏见,并以仇恨来终结。这一切之所以发生,因为缺乏文化交
流;每个公民都只想了解自己的文化,而不想尝试了解他人的文化。
因此,“认识伊斯兰教,了解穆斯林”的课程,是要努力消除国人的偏见。更重要的是,国内有许多穆斯林不认为有责
任展现伊斯兰的真实面貌。他们仍然把宗教与种族和政党政治联系一起。基于此,国内许多非穆斯林仍然对伊斯兰非常模糊。
总结而言,如果人们不分种族、宗教及性別,彼此爱护、相互帮助和尊重,那国家将安宁。但所有这一切都可因国民的偏见而瓦解。因此,华社、非穆斯林愿意去了解伊斯兰,应被赞许。我国穆斯林社会,时常指责非穆斯林反伊斯兰,但实际上,非穆斯林显得更积极地学习及要了解伊斯兰。
反之,穆斯林不应就此感到自豪,却不愿去了解其他宗教。因此,我个人曾想过,举办互访各宗教场所的活动,如穆
斯林到访华人寺庙、兴都庙和教堂;同样,非穆斯林到访清真寺及祈祷所,以加强彼此之间的了解,进而塑造一个互相包容的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