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壹《非中國視角的東南:吳越與江淮篇》 【吳越篇】 第一章∣東南亞原住民與內亞殖民者 來自東南亞的古老民族/越:驍勇善戰的百越武士/吳:中國化的百越民族/從英勇的戰士到嬴弱的士大夫 第二章∣愛國主義與帝國主義的鬥爭 秦始皇的軍事殖民統治/越君:來自山林的百越酋長/東海外越:既是商人又是海盜/宗教信仰與武裝力量的結合/鹽商糜家的背叛,導致關羽敗走麥城/中國和吳越的二元對立 第三章∣拜占庭主義統治時期的吳越土豪與國際關係 帝國基石:吳越豪族的政治結盟/濱海系天師道與佛教的傳播/占據吳越的「江東拜占庭」政權/南陳:吳越本土豪族的勝利/內亞帝國的再征服 第四章∣從中世到近世 江南王氣三百年,只是氣數已盡……/提供跨國金融服務、促進商業貿易的佛教組織/佛教作為各方勢力的對話基礎/紡織術和雕版印刷術的傳播/錢王與吳越國/吳越-朝鮮-日本:微妙的三國外交體系 第五章∣寺院的衰退和士大夫的興起 飄洋過海來到東亞的吳越佛教/佛教之外,尚有道教與基督教/種稻、拓荒、造橋/朝廷刻意打壓宗教團體 第六章∣內亞衰微時代的士大夫與海盜貿易者 收割佛教遺產的士大夫階級/岳飛必須死?/韓世忠的西軍日漸衰弱,岳飛的雜牌軍又靠不住……/新興的伊斯蘭網絡取代舊有的佛教體系/蒙古帝國的寬鬆統治/明帝國的高壓統治 第七章∣哥倫布時代的條約體系與諸夏聯盟 官僚帝國對吳越自發秩序的破壞/清帝國與大英帝國/東南互保:吳越民族資產階級的成形/中國主義者 VS. 泛亞主義者/從孫傳芳的「五省聯盟」到蔣介石的「黃金十年」 第八章∣諸夏聯盟的滅亡與反恐戰爭的開始 吳越知識分子的「江東拜占庭」舊夢/野心不大的軍閥:孫傳芳/蔣介石與汪精衛/吳越民族的復興仍然遙不可及? 【江淮篇】 第九章∣內亞、東亞和東南亞的交叉路口 另一支來自東南亞的古老民族/東方亞瑟王:徐偃王/吳楚七國之亂是楚漢相爭的延續?/東亞與東南亞的邊界/侯景的崛起 第十章∣邦國與帝國 內亞輸液管道的中斷/北齊派系內鬥,最終導致亡國/北齊末代君主:高緯/六朝古都「建康」的毀滅/「煙花三月下揚州」:揚州成為國際大都市 第十一章∣內亞衰微時代 吳國=台灣,南唐=中華民國?/從「寫實畫」到「寫意畫」/明帝國統治下,江淮社會全面衰退/淮軍:李鴻章與劉銘傳/江淮民族的黯淡未來? ======================= 貳《非中國視角的西南:巴蜀、滇與夜郎篇》 【巴蜀利亞篇】 第一章∣古老文明與近代民族 東亞文明的二元性/巴與蜀:內亞民族與百越民族的融合/巴蜀文字:解讀古文明的關鍵鑰匙/從中古到近世,由強盛到衰弱/長江開通,盛世再臨/國民黨與共產黨帶來的破壞 第二章∣種族、邦國和民族國家的源流 從建築結構追溯文明起源/發明巴蜀利亞民族?/獨立邦國與大一統帝國/氐族與道教的聯合:重啟巴蜀封建盛世 【夜郎民族篇】 第三章∣百濮聯合酋長國的前世今生 擂鼓上場!驍勇善戰的夜郎武士/漢帝國官吏體制的貪婪與腐敗/從蒙滿帝國的因俗而治到諸夏聯盟的地方自治/夜郎游擊隊:前仆後繼的夜郎獨立運動 【滇族國家篇】 第四章∣東南亞的中流砥柱 滇:與古代日本系出同源?/南詔國與大理國/東南亞萬邦之母/帝國主義與孤立主義的抉擇 ======================= 參《非中國視角的華北:晉、燕、齊篇》 【晉族國家篇】 第一章∣內亞面對東亞的最前線和輸液管 晉:夏、商、周的共同起源/中國人是食人族?解析殷商的食人文化/瓦房店學:技術停滯不前,導致文明衰退/名為「人口滅絕」的大洪水向中國襲來/殷商推動「一帶一路」,遭致鄰國集體撻伐 第二章∣從封建主義到民族主義 令殷商聞風喪膽的「鬼方」/掌握多國外交與內亞通道/三家分晉:內亞派與東亞派的決裂/漢趙帝國:晉文化真正的繼承者 第三章∣帝國沒落與民族復興 胡漢之別不在血統,而是政治組織的差異/中國的三省六部制具有強烈的內亞體制精神/孕育東亞和東南亞文化的乳房 第四章∣內亞衰微時代的反恐建國鬥爭 蒙古帝國:最後的內亞征服者/明帝國:導致晉國社會全面倒退/打造白銀帝國:富可敵國的晉國商人/近乎晉國之父:閻錫山/晉國陷入東亞政治漩渦的開始/「沒有祖國,你什麼都不是」 【燕族國家篇】 第五章∣東北亞的邊疆 燕:上古時代的理想國/東北亞版《三國志》:宇文氏、段氏、慕容氏/在安史之亂中重建燕國 第六章∣帝國詛咒和民族構建 內亞勢力在中國:盧龍節度使/燕雲十六州=台灣,遼=美國,宋=中國/宋帝國短暫統治下的黑暗時期 第七章∣新舊殖民主義與民族復興 燕京:帝國的權力中心/帝國首都的詛咒效應/發明幽燕西亞民族 【齊國篇】 第八章∣東北亞和東亞的緩衝國 齊:領先諸夏的半島之國/「齊-萊」二元性/從齊國降為齊郡,被迫成為東亞的一部分/漢帝國的殖民統治術 第九章∣王國、藩鎮與行省 種族民族主義VS.文化民族主義/齊魯相爭:濱海之國和內陸之國的衝突與融合/齊國再起:西方勢力打破保守僵局 ======================= 肆《非中國視角的上海:上海自由市篇》 第一章|原住民的遷入和拓殖 舊上海:清帝國所屬的上海縣城/新上海:英美拓殖者的上海自由市/錯綜複雜的財產歸屬 第二章|上海自由市初期的外交和憲制 繁榮的地基:上海土地章程/太平天國與小刀會之亂如何影響自由市?/自衛的民團「上海義勇軍」/難民促進經濟發展,卻也造成日後的社會隱憂 第三章|上海自由市黃金時代的宗主權、司法統治和附則立法權 工部局:上海自由市的權力機構/自由市的三權分立/如何與東南互保的「諸夏」結盟? 第四章|上海自由市的法治、領土和主權者 多元並存的司法體系/吳越商團VS.南粵商團/合併上海縣城與上海自由市? 第五章|上海自由市的南非化和南越化(上) 普通中立VS.條約中立/錢與槍炮:民族國家的基本要素/缺乏危機意識的富裕社會/國民黨強行收編吳越與南粵商團 第六章|上海自由市的南非化和南越化(中) 南非化:自治階級的過度膨脹/既是商人又是間諜的虞洽卿/南越化:共產國際的全面滲透/黨、學生與黑社會 第七章|上海自由市的南非化和南越化(下) 無法代表華人、只代表國民黨的納稅華人會/國共一家親:五卅運動/自由派VS.保守派/《費唐報告》:上海自由市的成功在於自治和法治 第八章|上海行政國家的夭折和恐怖主義的興起 為何上海無法成為獨立的民族國家?/自由市與母國的立場相悖/以民主平等之名,行敲詐斂財之實/終局:上海自由市的全面衰敗 ======================= 伍《非中國視角的東北:滿洲國篇》 第一章|東北亞的核心 前國家時代的滿洲/豪族共治的滿洲系政權/高句麗──東亞逃亡者的樂園/在戰爭中擴張的高句麗王權/高句麗和唐國爭奪朝貢體系主導權/「從李白醉草嚇蠻書」看渤海國/長安、京都、龍泉的三角外交 第二章|內亞的新大陸 從日本史看渤海二元體制/黑貂之路的背後是秩序輸入/契丹和渤海的關係猶如國共對峙/渤海與唐的登營之戰/中古滿洲的龍原─日本道/雙子城──內亞商人在滿洲的租界/靖康之變前的內亞與東北亞/滿洲的技術進步源於內亞推動 第三章|東北亞、東亞和內亞的三角鬥爭 從「吐屯」看突厥在契丹─渤海之爭中的角色/與「日本人引進朝鮮技術」做比較/封建嵌套性社會結構有利於社會進步/日本史書中的滿洲海盜/如果用漢族發明的形式發明拉丁族/女真軍事技術怎樣壓倒宋軍(一)/女真軍事技術怎樣壓倒宋軍(二)/文明─野蠻對立論:宋人的敗戰反思 第四章|內亞的衰微和東北亞的崛起 漢人不過是在歷史記錄留下漢字名的人/何謂女真的勃極烈制度/「Easy Money」使勃極烈制度由盛轉衰/「滿洲大憲章」的覆滅和政治自由的喪失/郭子儀家族的政治決斷(一)/郭子儀家族的政治決斷(二) 第五章|殖民主義與逆向殖民主義 女真人建立帝國卻成為最大輸家/繼承宋國的通貨膨脹,金國蒙受人力損失/滿洲煉鋼業和造船業的國營化/女真帝國是中古鐵器帝國/從《夢溪筆談》和《天工開物》看宋明的技術退化/東亞的「超穩定結構」導致技術退化/滿洲鐵器工業的停滯和日本鐵器工業的崛起 第六章|清帝國時期的憲制、技術與意識形態 努爾哈赤並非白手起家/海西、野人女真的軍事技術比建州女真更進步/「組織天才」努爾哈赤的國有化政策/滿洲軍事工業的瓦房店化/鴉片戰爭時,清國的軍事技術仍然停滯在入關時/滿洲鐵器技術高於吳越/技術問題本質上是憲制問題/大一統理論的演化:從蒙古人到滿洲/大一統理論害倒滿蒙騎士 第七章|帝國體系與條約體系下的自組織 神話學說背後的近代滿洲/燕晉齊三邦國與十八省神話/滿洲的公有地:官莊、旗地與蒙地/滿洲法人團體擁有的土地/近代前夜滿洲的私有地/日俄在近代滿洲的各種組織及滿洲的馬賽克結構 第八章|行政國家的產生與發展 封建體制下的滿洲/政治定義下的封建滿洲人/明國士大夫不理解的滿洲封建體制/明治日本把行政國家引進滿洲/假如美國買下或參股滿鐵,歷史會如何改寫?/作為地主資本家的張作霖幕府/協和主義民族構建理論的出現 第九章|正統主義對決協和主義 滿洲的水土與封建性的垂危/近代滿洲正統主義神話的出現/日裔滿洲人的協和主義及張作霖的採用/三民主義包圍滿洲及張學良的選擇/協和主義和正統主義攜手創造滿洲國/拒絕被整合的滿洲自治主義者/滿洲國史是壓縮版的資本主義發展史/統制經濟:滿洲國的光與影 第十章|滿洲堡壘的陷落及反恐戰爭的餘波 張作霖時代的滿洲憲制:三省保安聯合會/國會、國民會議與人民代表大會/張作霖政權的憲制本質和張學良的背叛/蘇聯匪諜和恐怖分子對滿洲的滲透與破壞(一)/蘇聯匪諜和恐怖分子對滿洲的滲透與破壞(二)/共產黨說對了:蔣介石如何背叛革命/滿洲土豪功虧一簣/被《林海雪原》掩蓋的歷史真相
作者簡介 劉仲敬 長於新疆,而獨以川人自屬。嘗操宋慈故業,而自授史學。刀下閱屍,筆下著史。以其獨特的理論體系,致力於用憲制演化的角度研究歷史,並投入民族發明的推廣。他在大眾史學及網路場域擁有巨大影響力,其學說被支持者稱為「阿姨學」。現為旅居美國的自由作家。 本書為其最新系列「民族發明學的諸夏史」作品集結。另有「民族發明學的世界史」系列作:《叛逆的巴爾幹》、《歐洲的感性邊疆》、《中東的裂痕》,此系列透過劉仲敬獨特的民族建構理論,深入分析中歐、東歐、巴爾幹以及中東等地區,是如何從帝國或封建王國的體系演化成近代的民族國家。 另外,尚著有「近代史的墮落」系列作(《晚清北洋卷》、《國共卷》、《民國文人卷》),此系列透過近代東亞地區重要歷史人物之生平,闡述東亞文明的歷史特性;《經與史》、《遠東的線索》為重新解釋內亞和東亞古代歷史關聯性、解釋中國近現代史格局與演變的經典作品;《文明更迭的源代碼》則是關於「阿姨學」的思想脈絡、及對世界各種文明和歷史的探討。 除了著作等身,劉仲敬還譯有大衛.休謨(David Hume)的《英國史》、湯瑪士.麥考萊(Thomas Babington Macaulay)的《麥考萊英國史》等西方歷史學經典作品。
买了这本书的人也买...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