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作者簡介 艾蜜莉・狄金生(Emily Dickinson,1830~1886) 出生於美國麻州的望族家庭,二十歲開始寫詩。三十歲之後,除了到波士頓治療眼疾外,足不出戶,過著純粹的創作生活。她留下1776首詩,只有少數幾首在生前出版,但在過世百餘年後,仍持續影響世界詩壇。 狄金生的詩風格獨特,不刻意雕琢,也不拘泥於語法,從精簡文字中萃取出令人驚歎的深邃感受,交錯著思索,叩問世界、生命、死亡、永恆等主題,蘊含著強烈的情感力量,拓展了詩的意境與視野,不但與惠特曼齊名,更有「英語世界最傑出詩人」美譽。 隱居後的狄金生,進入「詩信一體」的創作時期。由於詩作深奧難解,加上幾乎沒有任何社交活動,寫信成為她與世界溝通的文字橋樑。 根據學者推估,狄金生一生寫的信應有一萬封,但她在臨終前要求妹妹銷毁所有信件,最後得以保留下來的只有1049封。這些信件因而更成為勾勒詩人謎樣一生的拼圖,也是進入她創作與心靈世界的鑰匙。 年輕時的狄金生,信中時而激昂亢奮,時而輕盈幽默,時而展現對宗教的質疑。隨著年紀增長,她逐漸流露出警世或嘲諷,經常悼念逝去的親友,字裡行間折射出靈魂巨大的孤獨,以及她身為姊妺、摯友、情人的心,如何在愛與失去之間燃燒或冷凝。 她的信就像一首首散文詩,但與詩作最大不同之處,是寫信時的筆尖恣意飛翔。她會因為收信對象而使用不同語氣,文字技巧出色,加上與收信人之間共有的「通關密語」,讓信件充滿隱喻和想像,因而也有人稱她是獨具天賦的「書信藝術家」。 安娜.阿特金斯(Anna Atkins, 1799-1871) 英國植物學家、攝影師,也是將攝影過程加以科學化的先驅者。 阿特金斯的父親是科學家,經常與大英博物館合作。由於父親的關係,她從小就接受科學教育,並且在二十多歲就為父親的譯作繪製插圖,同時也展現對植物研究的高度興趣。 後來,她學會當時剛發明不久的攝影技巧,更對氰版藍曬法(Cyanotype)深感興趣。此後,她透過藍曬法記錄了在英倫群島發現的所有藻類,出版了Photographs of British Algae: Cyanotype Impressions一書。這是世界第一本攝影書籍,書中收錄了阿特金斯近400張的植物圖像,這些影像既美麗又迷人,攝影就此跨出實用侷限,展現另一種美感與力量。 譯者簡介 董恆秀 輔仁大學英美文學碩士,先後任教於中國文化大學、新竹教育大學並專事寫作。2014年受邀參與上海復旦大學舉行的艾蜜莉.狄金生國際研討會,與賴傑威(George W. Lytle)共同發表論文:'Emily Dickinson Comes to Taiwan: A Ten Year Journey',深入狄金生翻譯與文化交流歷程。與賴傑威合譯、評賞《艾蜜莉.狄金生詩選》、《我居住在可能裏:艾蜜莉.狄金生詩選Ⅱ》;另譯有《打破神話:台灣人的認同與國民黨殖民遺害》。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