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此卷由《文學常識二十二講》和《文學慧悟十八點》兩書組成。 前者談論文學的基本結構,即文學由心靈、想像力、審美形式等三者構成。文學寫作應避免學生腔、文藝腔、教師腔及落入舊套。對文學不可要求太多太高,能豐富人的心靈就可以了,但文學要守持真實性與超越性。所謂真實性,包括人性的真實和生存環境的真實。所謂超越性,最為重要的是超越世俗角色而進入本真角色。要創作好作品,還必須處理好文學與宗教、文學與政治、文學與自然、文學與自我、文學與新聞、文學與倫理、文學與理念等多種關係。 《文學慧悟十八點》,每一點一堂課,全書力求抓住要點,擊中要害。例如講解「文學的起點」就講一個「感」字。文學起源於有感而發,沒有感覺不硬寫。但感覺有高級低級之分,文學不是起源於動物性的快感,而是起源於人性的美感。即判斷在先、快樂在後的高級感覺,如孤獨感、寂寞感、朦朧感等。張潔的《拾麥穗》寫得比《愛是不能忘記的》好,就因為它寫了人的朦朧的愛。這種愛,既不是愛情,也不是親情、友情。《文學慧悟十八點》講到文學的優點時,只講它「最自由」。講它的弱點時,則講它「最無用」,當然也講解「無用之用」。講到文學的難點時,則講「創造審美形式」。和尚也有美好心靈,但經書不是文學,文學要求作家寫出詩歌、小說、散文等。文學有無終點?回答是沒有。主體在就有新的敍述,永遠未完成。
出版說明 劉再復 5 文學常識二十二講 自序 24 第一講 開設文學課程的理由 一、文學彌補人生缺陷 30 二、文學彌補人格缺陷 32 三、文學彌補眼睛缺陷 33 第二講 甚麼是文學 一、定義文學:從高行健莫言說起 36 二、中國傳統文學定義的局限 38 三、定義文學的嘗試 41 第三講 甚麼不是文學 一、從柏拉圖曹雪芹的理想國談起 43 二、政治意識形態與文學的分野 45 三、意識、潛意識、意識形態 46 四、文學與科學的區分 48 五、哲學、史學、新聞與文學之別 49 第四講 真實:文學的第一天性 一、真實性:文學的第一天性 51 二、人性與生存條件的真實 52 三、作家主體寫作態度的真誠 52 四、張愛玲與沈從文:殘酷寫實與溫厚寫實 54 五、形象性與情感性在文學中的位置 55 六、人性深處的多種可能性 56 七、抵達人性真實的障礙 58 第五講 超越:文學的第二天性 一、文學超越性內涵 60 二、超越現實主體(世俗角色) 61 三、超越現實視角(世俗視角) 63 四、超越現實時空(現實境界) 66 第六講 去三腔與除舊套 一、去學生腔 68 二、去教化腔 70 三、去文藝腔 73 四、只講述,不表演 75 第七講 文學的「心靈」要素 一、何為心靈 76 二、作家應有甚麼樣的心靈 78 三、文學作品中的心靈形態 82 第八講 文學的「想像力」要素 一、「想像力」的理性解說 84 二、「想像力」的感性描述 86 三、文學創作的兩大方向 88 四、「想像」的現實根據與人性根據 89 五、中國現當代文學的根本弱點 90 第九講 文學的「審美形式」要素 一、文學的審美範疇 92 二、文學的審美趣味 94 三、文學的審美方程式 95 四、文學樣式的最後邊界 98 第十講 文學批評與經典閱讀 一、每一個人都有文學批評的權利 101 二、文學批評的五種主體 101 三、個體文學批評的兩種才能 103 四、文學批評的兩個基本準則 106 五、文學批評與經典閱讀 107 第十一講 文學的初衷 一、關於文學的起源 111 二、感物明志 115 三、返回文學的真誠與真實 116 四、文學是「活下去」的需求 117 第十二講 文學的潛功能 一、文學功能的隱秘性 119 二、文學的「淨化」功能 121 三、文學的「警示」功能 122 四、文學的「範導」功能 123 五、文學諸功能中的「心靈自覺」 125 第十三講 文學與自然 一、「自然」的若干內涵 127 二、西方文學中「人與自然」的征服關係 128 三、中國文學中「人與自然」的關係基調 131 四、「人與自然」文學基調的變遷 133 第十四講 文學與宗教 一、文學與宗教的共同點 135 二、文學與宗教的不同性質不同歸宿 137 三、文學與宗教的相互滲透 139 四、中西文學的巨大差異 141 五、「審美代宗教」的現代潮流 142 第十五講 文學與自我 一、所謂「自我」 143 二、西方文學中的「浪漫自我」和它的衰落 145 三、中國傳統中的內在自我 147 四、熱文學與冷文學 148 第十六講 文學與政治 一、文學性質與政治性質根本不同 150 二、文學內涵大於政治內涵 153 三、人道原則大於政治原則 154 四、文學標準先於政治標準 156 五、文學不能服務政治,也無需政治為文學服務 157 第十七講 文學與藝術 一、文學與其他藝術的區別 159 二、文學可以吸收藝術的營養 162 三、文學家應盡可能多些藝術修養 165 四、文學可以充份展現內心世界 167 第十八講 文學與人生 一、文學的重大課題 168 二、人生千姿萬態 170 三、人的兩種存在方式 172 四、文學與人生三大悲劇 173 五、「為人生而藝術」也受到非議 175 六、文學寫作的密碼 177 第十九講 文學與道德 一、三個基本概念 179 二、文學可「以美儲善」 180 三、道德化入文學的關鍵點 180 四、俄羅斯文學為甚麼更深邃 182 五、離開人便沒有善惡之分 183 六、文學需站在審美境界 185 第二十講 文學與文化 一、甚麼是文化 187 二、文學中的文化衝突 191 三、文化批判與文學批評 193 四、文化在哪裏 194 第二十一講 文學與天才 一、天才的來源 196 二、文學天才的不同類型 198 三、不同文學天才類型下的天才特點 200 四、天才最重要的是超凡的原創力量 201 第二十二講 文學與狀態 一、甚麼是文學狀態 204 二、作家主體的存在常態 206 三、作家的孤獨狀態 208 四、文學狀態由誰決定 210 整理者後記 潘淑陽 212 文學慧悟十八點 自序 216 第一講 寫作的關鍵點 第二講 文學的起點 一、有「感」而發 225 二、寫作起點的三個要領 226 三、高級感覺與低級感覺 228 四、美感心理數學方程式 233 第三講 文學的特點 一、文學與科學的區分 235 二、文學與歷史學、哲學的區分 237 三、宗教參照系下的文學 239 四、藝術參照系下的文學 241 第四講 文學的優點 一、文學最自由 243 二、自由與限定 244 三、自由在於「覺悟」 245 四、影響文學自由的若干先驗預設 248 五、文學最長久 249 第五講 文學的弱點 一、文學最無用 251 二、文學的無用之用 254 三、無目的的合目的性 256 四、本堂課的「期待」 258 第六講 文學的難點 一、寫作之難在於創造「形式」 259 二、「文句」創造之難 261 三、「文眼」創造之難 263 四、「文心」創造之難 264 五、「文體」創造之難 265 第七講 文學的基點 一、人性的兩大特點 267 二、人性群體的共相與殊相 268 三、人性個體的共相與殊相 271 四、對人性認知的深化 272 第八講 文學的亮點 一、作家創作的亮點 274 二、批評家對亮點的發現 276 三、讀者的文學亮點 277 四、亮點發光的艱難 278 五、亮點不是固定點 279 第九講 文學的戒點 一、寫作應力戒甚麼? 282 二、宗教戒律與文學戒點 285 三、大戒點與小戒點 286 第十講 文學的盲點 一、身為文學中人,卻不知何為「文學狀態」 288 二、只知意識世界,不知潛意識世界 289 三、只知已完成的客觀世界,不知未完成的個體世界 291 第十一講 文學的拐點(轉折點) 一、文學史上的轉折現象 294 二、中國文學的拐點 295 三、西方文學的拐點 296 四、自然轉折與人為轉折 297 五、作家個體創作的拐點 298 第十二講 文學的制高點 一、文學高峰現象 301 二、文學高峰有無標準? 302 三、中國美學家眼中的文學制高點 304 第十三講 文學的焦慮點 一、文學的焦慮點 308 二、何其芳的問題和煩惱 308 三、焦慮的爆炸與作家的自殺 310 四、從焦慮到恐懼 312 第十四講 文學的死亡點 一、文學死亡的外部原因 315 二、文學死亡的內部原因 319 三、文學衰亡的抗體 320 第十五講 文學的交合點 一、兩種新文類的啟迪 323 二、「交合」現象古已有之 324 三、中國文學經典的「嫁接」奇觀 326 四、文學與科學交合的新成果 327 第十六講 文學的審視點 一、文學批評標準的探討 331 二、林崗的批評三尺度 333 三、對林崗「三尺」的補說 338 第十七講 文學的回歸點 一、文學復興的偉大策略 340 二、文學作品的「回歸」主題 342 三、作家心性的回歸點 344 四、作家的「反向意識」 346 第十八講 文學的終點 一、文學有沒有終點? 347 二、「文學終點」的迷失 348 三、心靈「無終點」 351 四、「內宇宙」沒有邊界 354 整理者後記 喬 敏 355
作者簡介 劉再復 1941年農曆九月初七生於福建省南安縣劉林鄉。1963年畢業於廈門大學中文系,被分配到中國科學院《新建設》編輯部。1978年轉入中國文學研究所,先後擔任該所的助理研究員丶研究員丶所長。1989年移居美國,先後在美國芝加哥大學丶科羅拉多大學,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加拿大卑詩大學,香港城市大學丶科技大學,台灣中央大學、東海大學等高等院校裏擔任客座教授、訪問學者和講座教授。現任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客座教授。著作甚豐,已出版的中文論著和散文集有《讀滄海》丶《性格組合論》等六十多部,一百三十多種(包括不同版本)。中文譯為英文出版的有《雙典批判》、《紅樓夢悟》。韓文出版的有《師友紀事》、《人性諸相》、《告別革命》、《傳統與中國人》、《面壁沉思錄》、《雙典批判》等七種。還有許多文章被譯為日、法丶德、瑞典、意大利等國文字。由於劉再復的廣泛影響,冰心稱讚他是「我們八閩的一個才子」;錢鍾書稱讚他的文章「有目共賞」;金庸則宣稱與劉「志同道合」。
买了这本书的人也买...
最近浏览商品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