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從常民生活必備的器用,到文士閒情風雅之寄託,再到承載異國風情的舶載品,易碎但不易腐朽的陶瓷,如何架構起一部精采紛呈的文化史?
且看本書的陶瓷史學者如何立足亞洲、放眼世界陶瓷版圖,從殘破的瓷片標本出發,結合陶瓷器和其他類型的文物遺存,引領您跨越時空,縱覽古往今來陶瓷鑑賞、貿易交流與文化圈多元交融的歷史景貌。
本書是作者全面觀照新出考古資料和學界論點、增補改正近年發表文章所集結而成的文集,依「造型紋飾篇」、「東西交流篇」、「臺灣出土陶瓷篇」及「中國瓷窯□記」四大部分探討陶瓷文化史諸多面向。
作者嫻熟國內外陶瓷研究史,對考古資料和相關圖像亦掌握得宜,經常將中國陶瓷史上個別造型或紋飾置於亞洲陶瓷的發展脈絡中進行省思,展現出微觀當中兼具宏觀的陶瓷文化史學風。由於東西文化交流史也是作者興趣之所在,故他往往能藉由熟悉的陶瓷標本所呈顯之具體圖像資料,探討東西交流史上一些有趣的議題,其結論深具啟發性,嘗試實踐陶瓷標本做為理解歷史物證的可能性。
全書運用抽絲剝繭、脈絡分明的交叉論述,搭配大量可供佐證的中西圖像資料,不論對研究者或一般大眾而言,均屬相當引人入勝的陶瓷文化史讀物。
作者簡介
謝明良
臺灣臺北市人,祖籍臺南縣。1955年生。日本成城大學文學博士,現任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終身特聘教授。
歷任臺灣國立故宮博物院助理研究員(1985–1991)、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副教授(1992–1996)、教授(1997–2003)、教授兼所長(2003–2009)、特聘教授(2008)、終身特聘教授(2008–),以及德國海德堡大學東亞藝術史研究所客座教授(2002)、胡適紀念講座(2008–2009)、柏林自由大學美術史系客座教授(2012)等。
曾編集《中國陶瓷史論文索引1900–1994》(石頭出版社,1998),主要著作有《貿易陶瓷與文化史》(允晨出版社,2005;獲臺灣大學傑出學術專書獎)、《六朝陶瓷論集》(國立臺灣大學出版社,2006;獲臺灣大學優良學術專書獎)、《中國陶瓷史論集》(允晨出版社,2007;獲臺灣大學傑出學術專書獎)、《陶瓷手記》(石頭出版社,2008;獲臺灣大學傑出學術專書獎)。
Ⅰ 造型紋飾篇1-1琮瓶再識1-2關於葉形盤--從臺灣高雄縣左營清代鳳山縣舊城聚落遺址出土的青花葉紋盤談起1-3十七世紀中國赤壁賦圖青花瓷碗--從臺灣出土例談起
Ⅱ 東西交流篇2-1從河南濟源漢墓出土的一件釉陶奏樂俑看奧洛斯(Aulos)傳入中國2-2記一件帶有圖像榜題的六朝青瓷穀倉罐--兼談同心鳥圖像的源流2-3鬼子母在中國--從考古資料探索其圖像的起源與變遷
Ⅲ 臺灣出土陶瓷篇3-1臺灣宜蘭淇武蘭遺址出土的十六至十七世紀中國陶瓷3-2記臺灣出土的東南亞古陶瓷
Ⅳ 中國瓷窯□記4-1北宋官窯研究現狀的省思4-2宋人的陶瓷賞鑑及建盞傳世相關問題4-3元代青花瓷備忘錄4-4乾隆皇帝與柴窯鑑賞4-5乾隆皇帝和他收藏的越南白瓷碗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