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宗教研究該從那裡著手?宗教研究具有各種方法論的視野,宗教研究本質上這也是為了探究「人類到底因何而生」的根源性問題,究竟該如何理解宗教的問題?本書從不同且多樣性觀點進行理解而提出研究理的方法。作者將宗教研究的方法,以及主要的宗教學理論的特徵,用淺顯易懂的論述付諸著作並付梓上市。 研究生書寫《宗教研究:論文寫作與實務》一書,作者問:「作研究有巧門嗎?」回答,這是個大哉問,當然有巧門! 此門在於:研究者在懂「理論」、「資料」及「方法」外,尚須對現象有研究的「視野、思維與想像」。讓彼此之間產生連結,再加上努力、執著於研究過程,就可能對既存的現象,作出合理的探索及解讀,甚至能對未來的行為作出估計。 「理論」是指前輩學者的知識積累,它常可以指引我們後輩研究生研究已經走到哪裡了。至於能否用它來解釋既有的現象,是不是此理論仍然隱含著「瑕疵」,皆值得研究時反思或挑戰。 「資料」則是指社會現象的真實反映,研究者須謹慎將之轉化成為文字、數字、圖像、影音。在作研究當下,依據理論或概念群、假設、研究架構的指引下,在圖書館摘選資料;或走入社會人群中,篩選、測量、採集與研究主題相關的資料。 由此看來,理論與資料之間產生了勾連,對後實證主義的研究者而言,這是非常重要的巧門。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者要研究學問,不得缺少「理論」與「方法」的巧門! 對「巧婦」而言,「巧門」是指作菜的食材、創意與方法。對研究者而言,此「巧門」則是指「作研究的思維」;對「問題的提出」;做「理論視野」;「資料擷取及處理」,邏輯的架構與「論文書寫」等一系列的概念、方法及實踐,它是閱讀資料獲得知識與撰述論文的「方便之門」。 研究生用本書「巧門」作研究,有方向可以遵循,有方法可以運用,有步驟可以執行,再加上持之以恆的興趣與熱情,依本書目次「按圖索驥」操作研究,定可寫出好論文,作出好成績。 另,宗教學術研究者欲更上層樓,成為優質研究者,也可從本書得到啟發。#台灣蘭臺出版社。 本書特色 方法論內容豐富且深入淺出,適合當研究生的工具書。 整本書內容結構完整,符合教授教學參考書目。 方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適合精緻研究者引用。
澤井義次-深入淺出的研究方法論 IV 徐鳳林-博古通今的方法思維 VI 張家麟-方法論的巧門 VIII Chapter1 如何提出問題 1 1-1 引子 2 1-1-1研究是一項志業 2 1-1-2研究主題如何選擇 6 1-1-3從質疑中出發 9 1-1-4主觀‧客觀‧主觀互證:研究立場的選擇 13 1-1-5如何理解「問題意識」與「理論基礎」 16 1-2 問題提出 19 1-2-1「主題」與「問題」的關聯 19 1-2-2研究主題那裏尋找 22 1-2-3研究的目的 25 1-2-4研究論文章節應該如何安排 29 1-3理論運用 32 1-3-1概念或概念群:宗教知識與宗教研究的基礎 32 1-3-2對「宗教功能論」的反思與辯證 36 1-3-3宗教學與方法學的省思:談「洗骨葬」 38 1-3-4宗教儀式有那些脈絡 42 Chapter2如何收集資料 45 2-1文獻法 46 2-1-1論文書寫前資料蒐集的思維 46 2-1-2如何作「文獻回顧」 49 2-2 社會調查法 52 2-2-1作宗教調查的思路 52 2-2-2理論與調查:參與觀察記錄法(1) 58 2-2-3 問題與調查:參與觀察記錄法(2) 61 2-2-4選定「深度訪談」的對象與題目 65 2-2-5深度訪談法(1) 68 2-2-6深度訪談法(2) 71 2-3問卷調查法 74 2-3-1如何運用問卷調查法 74 2-3-2問卷發放實例 78 2-4 焦點團體法 80 2-4-1事前規劃與臨場反應 80 2-4-2焦點團體法範例 82 2-4-3跨學科領域的資料蒐集與書寫 84 Chapter 3 如何分析與綜整資料 89 3-1個案研究 90 3-1-1個案研究是比較研究 90 3-1-2如何操作「少數個案」研究 93 3-1-3如何操作「多數個案」研究 97 3-2比較研究 101 3-2-1如何進行比較研究 101 3-2-2追求法則:個案研究與比較宗教學的思考 105 3-3歸納、演繹思維 109 3-3-1演繹法在研究中的地位與運用 109 3-3-2演繹或歸納:研究的兩個路徑 112 3-3-3研究途徑:學科、方法、理論與概念群 114 Chapter4 如何書寫與例子 119 4-1書寫 120 4-1-1如何用「描述法」書寫研究論文 120 4-1-2「推論」如何用在研究報告書寫 123 4-1-3作文與研究論文書寫的異同 126 4-1-4如何書寫研究論文的「頁下註」 128 4-1-5描述、詮釋與解釋:宗教學研究書寫的層次 131 4-1-6如何製作優質的「表」與「圖」 135 4-1-7脈絡與方法:《道德經》再詮釋 139 4-2 書寫例子 143 4-2-1《地藏庵260週年慶》全記錄 143 4-2-2變化萬千:從《列聖寶經》看呂祖的神格 146 4-2-3再次肯定達摩祖師的貢獻 148 4-2-4山門:切割神聖與世俗兩境 150 4-2-5真人所居:解讀大道公的神殿 152 4-2-6電線桿與火柴棒:教師節的聯想 154 4-2-7官民之別:兩岸慶祝西王母聖誕 155 4-2-8「重修淡水助順將軍廟」碑記 157 4-2-9龍的傳人:龍圖騰及龍子 158 Chapter5 方法學家的啟發 161 5-1詮釋主義 162 5-1-1孔子:重「提問」、「因果律」的至聖先師 162 5-1-2韋伯:「唯心主義.詮釋.理型」的創造者 163 5-1-3傅偉勳:「創造的詮釋學」 165 5-2 辯證主義 167 5-2-1老子:「相對與相融」二元辯證的思想家 167 5-2-2馬克思:「唯物辯證論」的思想家 169 5-2-3高達美:「視域融合」的詮釋主義者 171 5-3實證主義 174 5-3-1孔德:「實證主義」的先鋒 174 5-3-2涂爾幹:圖書館的「實證主義」者 175 5-3-3胡適:「實證主義」研究人文學、史學大師 177 5-4後實證主義 179 5-4-1孔恩:「典範革命」的科學哲學家 179 5-4-2卡爾巴伯:「否證主義」的思想家 181 5-4-3拉卡托斯:「研究綱領」的方法論 182 5-4-4法伊爾阿本德:「無政府主義」的科學哲學家 183 5-5反思主義 185 5-5-1司馬遷:用「採集.觀察.分類」法書寫 185 5-5-2繆勒:拍開「宗教學」的大門 187 5-5-3奧托:從神學到宗教現象學之路 190 5-5-4易君博:融合「實證主義」與「後實證主義」 192 5-5-5呂大吉:確認「宗教研究」的方法及範圍 194 5-5-6黃光國:走向《社會科學的理路》 197 5-5-7 澤井義次:反思西方宗教學理論 201 參考書目 205
作者簡介 張家麟 現任: 真理大學教授、淡江大學兼任教授 台灣宗教與社會協會理事長 台北市政府市政顧問、宗教諮詢委員、殯葬諮詢委員 宗教哲學社常務理事 經歷: 考試院高考典試、命題委員 台北保安宮民間宗教學院校長 真理大學宗教學系所主任 台灣宗教學會理事長 著作: 《慈德慈惠堂志》(2021) 《神來一筆》(2020) 《新修勅建礁溪協天廟志》(2020) 《三芝錫板智成堂120週年廟志》(2019) 《華人神譜學》(2019) 《媽祖文化志-組織卷》(2018) 《新莊地藏庵260週年志》(2017) 《誰在宗教中?宗教社會學的詮釋》(2017) 《多元.詮釋與解釋:多采多姿的台灣民間宗教》(2016) 《宗教GPS》、《台灣宗教GPS2》、《華人宗教GPS3》(2016、2017、2020) 《淡水鎮志-社會志》(2013) 《當代台灣政教理論與個案》(2011) 《台灣宗教融合與在地化》(2010) 《台灣宗教統計學》(2009) 《台灣宗教儀式與社會變遷》(2008) 《社會、政治結構與宗教現象》(2008) 《新宗教建立衡量指標之研究》(2006) 《當代台灣宗教發展》(2005) 《國家與宗教政策》(2004) 《國家與社會福利》(2000)
买了这本书的人也买...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