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陳俊宏 寫在《靈魂與灰燼:臺灣白色恐怖散文選》出版前 童偉格.胡淑雯 編序 靈魂與灰燼 胡淑雯 導讀 原地流變 蔡德本 蕃薯仔哀歌[節選] 施儒昌口述 施儒昌訪問紀錄 顏世鴻 青島東路三號:我的百年之憶及臺灣的荒謬年代[節選] 林傳凱 流血的身體、寂寞的枯骨──側寫「白色恐怖」下雲林地區的兩位女性 吳易叡 乾杯!白鴿──敬高菊花與無法公共的記憶 謝聰敏 白崇禧與賴阿統 廖建華 詹益樺:那一天,阿撒普露 謝聰敏 談景美軍法看守所[節選] 李世傑 調查局黑牢三四五天[節選] 高麗娟 從覺民到覺醒──開花的猶大[節選] 編輯說明與誌謝 作品清單 臺灣白色恐怖散文選 大事記
作者簡介 蔡德本(一九二五~二○一五) 嘉義朴子人,朴子公學校畢業後,前往日本留學。自東京都名教中學畢業後,回臺任職於朴子東國民學校。一九四六年入學臺灣師範學院,期間發表〈苦瓜〉、〈啤酒〉等短篇小說,並組織師院臺語戲劇社,從事寫實主義的臺語戲劇運動。一九五三年,公費赴美留學一年,歸國後一個月,旋即被朋友牽連而入獄。歷經十三個月的冤獄後始得釋放,之後繼續任教於東石高中,一九九○年自臺南一中退休。著有《蕃薯仔哀歌》。 施儒昌(一九三二~) 新竹香山人,施儒珍之弟(一九一六~一九七○),新竹高商初級部畢業,一九五二年考入新竹香山鄉公所任戶籍員,一九七八年以里幹事退休。一九五○年開始,因新竹市委書記黃樹滋被捕,施儒珍等人曝光,施儒珍先是在親友家逃亡兩年多,後回海山里老家,由二弟施儒昌在柴房旁砌出狹窄的隔間,自囚長達十八年,一九七○年因黃疸無法送醫過世。施儒珍家族多受牽連,除舅舅因協助藏匿被判三年,施儒昌曾被關三天,父親也曾被拘禁恐嚇,身心崩潰下不幸於火車月臺跌落受傷過世,母親也因長期壓力腦中風而死。 顏世鴻(一九二七~) 出生高雄旗後,小時曾隨家人遷居廈門,中日戰爭後回臺,就讀臺南州臺南第二中學校(現臺南一中),一九四五年三月考上臺北帝大預科被徵為學徒兵,戰後一九四七年十月重新進入臺大醫學系就讀,因學長葉盛吉介紹加入地下黨,一九五○年六月二十一日於臺大宿舍被捕,判刑十二年。服刑期間曾至綠島,一九六四年一月二十一日自小琉球出獄後,重新考取臺北醫學院,一九六八年畢業後考取醫生資格,在臺南市開設診所。現定居臺南。 林傳凱(一九七九~) 臺北人,臺大社會所博士,現為中山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從事白色恐怖研究與地方歷史記憶運動多年。 吳易叡(一九七八~) 臺灣彰化人,專事醫學史研究,曾就讀中山醫學大學、牛津大學衛康醫療史研究中心,現任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的醫學倫理及人文學部總監及助理教授。著有《群瘋:精神疾病和世界衛生組織的早年歲月》(Mad by the Millions: Mental Disorders and the Early Years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謝聰敏(一九三四~二○一九) 彰化二林人,臺大法律系、政大政治所畢業,一九六四年與彭明敏、魏廷朝撰寫《臺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被捕,判刑十年,後減刑為五年,一九六九年出獄。一九七一年因臺北美國商業銀行爆炸案受羅織牽連再度入獄,判刑十五年,在六張犁看守所曾企圖逃獄失敗。一九七五年蔣介石過世減刑為六年六個月,一九七七年二度出獄。一九七九年出國,在紐約時與邱幸香結婚。一九八○年撰寫「談景美軍事看守所」專欄,一九八三年在美國出版,一九八八年返臺,一九九一年《談景美軍事看守所》在李敖出版社出修訂版,之後擔任立法委員、國策顧問,致力轉型正義相關工作。 廖建華(一九九○~) 臺灣嘉義人,畢業於清大化工所,現為獨立影像工作者。紀錄片作品有《末代叛亂犯》、《狂飆一夢》,同時著有同名出版品。 李世傑(一九一八~一九九○) 福建惠安人,曾任廈門《中央日報》總編輯,來臺後任調查局第一處副處長,負責情報研判分析,李世傑是於一九三九年在福建平和縣加入國民黨,也加入中統調統室的工作。一九六六年二月九日因匪諜案遭逮捕,判處死刑兩次,後改為無期徒刑,同案被告有姚勇來等。一九七五年十二月七日至綠島服刑。一九八六年二月四日出獄,著有《調查局研究》、《調查局黑牢三四五天》、《軍法看守所》等。 高麗娟(一九五八~) 臺北木柵人,臺大中文系畢業,曾任八十年代雜誌社編輯,一九八二年遠嫁土耳其。獲安卡拉大學漢學碩士學位,在安卡拉大學漢學系、警察大學教授中文,也是土耳其國際廣播電臺華語部兼任節目編譯與主持人。文章散見各媒體,著有《從覺民到覺醒──開花的猶大》。 國家人權博物館 二○一七年十二月十三日總統府公布《國家人權博物館組織法》,歷經多年籌備的國家人權博物館於二○一八年正式成立,除持續推動威權統治時期相關人權檔案史料文物的典藏、研究、展示、教育推廣及國際交流工作外,亦擴大支持各種人權議題及當代人權理念實踐推廣的組織發展,展現臺灣追求落實民主人權普世價值的決心。二○一九年,人權館成為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亞太分會(Federation of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Museums–Asia-Pacific),與國際人權思潮接軌,促進民主與人權理念的推廣及深化。 主編簡介 胡淑雯 一九七○年生,臺北人。著有長篇小說《太陽的血是黑的》;短篇小說《字母會:A~Z》(合著)、《哀豔是童年》;歷史書寫《無法送達的遺書:記那些在恐怖年代失落的人》(主編、合著)。 童偉格 一九七七年生,萬里人。著有長篇小說《西北雨》、《無傷時代》;短篇小說《字母會:A~Z》(合著)、《王考》;散文《童話故事》;舞臺劇本《小事》。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