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本套書共有兩冊:《下流老人:即使月薪5萬,我們仍將又老又窮又孤獨》、《續.下流老人:政府養不起你、家人養不起你、你也養不起你自己,除非,我們能夠轉變》 《下流老人:即使月薪5萬,我們仍將又老又窮又孤獨》 如果你沒有五萬月薪,如果你對自己的健康沒有充分的把握, 如果你沒有長期良好的社交關係, 那麼,無論你現在幾歲,你未來注定會變成「下流老人」。 如果有一天,我們因此無法自食其力,能做些什麼扭轉局勢? *「下流老人」是日本最新出現的一個名詞,「下流」,指的是在社會底層,過著中下階層生活的人,下流老人,就是過著中下階層生活的老人。日本近年來出現了大量過著中下階層生活的老人,而且未來會只增不減,因此出現了這個名詞。 ★日本銷售超過二十萬冊 ★長踞日本亞馬遜暢銷排行榜第一名 ★各大報章媒體爭相轉載,成為日本最熱的話題 ★台灣未出版天下遠見、蘋果日報已大幅報導 ●台灣將在二年後邁入高齡社會、十年內邁入超高齡社會,人口老化速度世界第一。 ●十年內台灣每3.6人就要扶養一個老人,對比二十年前每10.3人扶養一個老人,社會的扶養壓力沉重了許多。 ●年金制度即將崩壞、長期照護缺乏人力、高齡醫療缺乏品質、照護條件日益提高、老人居住困難……這些都是我們即將面對的景象。 【老年生活的實況】 銀髮不是人生第二春,退休也不是你所想的只需含飴弄孫。 老後景況更可能是: •健康只是一種願望,不會是實況。 •老後可由子女奉養。但實情是,子女可能連自己都養不起。 •若是需要照護,就住進安養院度過餘生。但屆時安養院可能一般人根本住不起。 •只要現在有一般水準的薪水,退休金便可保老年無虞。但資產可能變成負債,你現在賺的錢根本不夠餘生使用。 老年生活和你想的絶對不一樣,即使你自認為是中產階級,你的未來仍將又老又窮又孤獨。 【怎樣的人可能成為下流老人?】 即使你年收已達平均水準,只要發生下列狀況,就很可能變成下流老人 •因當事人生病或發生事故,需花費高額醫療費。 •無法住進高齡者看護設施。 •孩子是「窮忙族」或「繭居族」等啃老族,靠父母供養。 •熟年離婚。 •罹患失智症,身邊也沒有可依賴的家人。 【為什麼我們會老後貧窮?】 •社會高齡化、經濟成長停滯、青年就業情況不佳、醫療與照護成本逐年提高,未婚、非正職者增多,都讓我們步向貧窮。 •台灣失智症人口每天增加四十人,只有極少數人能夠擁有許多人想像中的「安穩老後」。 •曾經和高齡的父母同住的人,對自己的老後生活容易抱持相同的想像。但是,我們已經慢慢失去老後和子女一起生活這個選項。 •傳統的社會福利模式已經到達極限,往後可能還會製造出更多可能變成貧窮老人的高齡者。 【為了避免成為下流老人我們能做什麼事?】 •瞭解社會保障制度 •及早為可能的醫療和照護需要做準備 •培養放下自尊的心態 •盡量多存錢 •盡可能參與地區的社會活動 •培養受援力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 美好的願景可能只是願景,背後的真相讓人意想不到。 當社會上的貧窮老人愈來愈多,社會負擔就會愈來愈大,只有及早預防貧窮老人出現,才不致於整個社會一起向下沉淪。 身為中產階級只是我們的幻想,在高齡者的照護和貧窮問題再也無法分割的往後,如何防止老後貧窮,是我們人人都該思考的問題。 本書層層剝繭,從實際的老年生活面貌、應採取的對應政策,到個人如何自救,提出完整且實際的思索與方案。 《續.下流老人:政府養不起你、家人養不起你、你也養不起你自己,除非,我們能夠轉變》 ★日本在2025年會出現45萬的照護難民,台灣呢? ★因為國家沒有錢,所以我們必須忍耐較差的長照及年金制度,真的是這樣嗎? 引爆台日兩地熱議、人人自危,日本銷售超過20萬冊,台灣銷售超過3萬冊 《下流老人》作者藤田孝典的最新續作,面對即將破產的未來,提出的迫切建言! *日漸趨向貧窮化的老人,我們稱之為下流老人。這個名詞來自日本,但目前在台灣也已被廣泛使用。 未來,我們不僅是「下流老人」,更可能成為「過勞老人」, 因為政府養不起你、家人養不起你、退休後,你也養不起你自己, 到死前的最後一刻,都必須出賣自己的體力才能活下去。 靠自己和家人來解決貧困和照護的需求已經到達極限, 淪落為下流老人是自身的責任嗎? 我們還能做些什麼來改變這個現況? ◆這些事,會發生在你、我,每個人的身上: 【故事一】因「照護離職」的65歲的野見山女士 為照護失智的母親,不得不辭去原本穩定的工作,但在自己的身體也出現警訊後,想將母親送到公立的安養院,但沒想到床位要幾年後才能排到,只能將母親送到自費安養院。但自己的年金+母親的年金,在支付住院費之後,只能剩下一萬日圓。野見山女士不得不到安養院附近的車站擔任清潔工,以支撐自己的生活。談到未來,野見山女士說,她不知道自己能撐到什麼時候,也不知道以後該怎麼辦,充滿了不安。 【故事二】「中年失業」不得不到便利商店打工的田坂先生 原本在東京大型物流公司擔任課長,沒想到,在金融風暴發生時無預警地被公司解雇。原本以為以豐富的資歷,可以很容易地再找到工作,但結果卻是處處碰壁,最後只能從事體力勞動。最小的孩子大學還沒畢業,房貸也還有十年以上,田坂先生真害怕,自己的體力,是不是能支持到付完房貸的時候。 ◆如同健保,年金和長照是我們人人都用得到的社會制度,該如何思考並打造,讓每個人都能得到應得的老年幸福? ◆以刺激景氣、國家財政為前提的長照方案,刺激的是少數企業的經濟成長,還是真能為我們提供所需要的保障? 無法單靠個人自力救濟的老年生活,關於年金與長照,我們要走上哪條路? 【已經在日本出現的老後危機】 ◎物價不斷升高,為了支撐生活,高齡者在退休後又馬上再度投入勞動。 ◎國家宣稱預算不足,擅自調高需要被照護者的級別,讓許多需要照護者得不到照護。 ◎把錢砸進長照產業,把市場做大,刺激景氣循環,結果也無法保證讓每個人都得到想要的老年照護。 ◎錯誤的長照政策,盲目把長照交給市場機制,讓頂級照護機構愈來愈多,而人人需要的照護機構倒閉或愈來愈少。 【我們即將面對的未來,從都市到鄉村,從制度面到經濟面】 ◎商品化的照護單位收費愈來愈高,只有少數有錢人有能力負擔。 ◎公立的養老院受限預算,資格限定愈來愈嚴,急切需要入住的人求助無門。 ◎因為個人健康問題或家人需要,上班族時期的儲蓄可能所剩無幾。 ◎鄉村的家庭式老年照護,因為缺乏年輕人,變成老老照護,隨時有可能斷裂。 ◎老年就業市場不夠多元,即使工作時期是高階主管,再度就業也只能從事體力勞動,隨時可能倒下。 【思考我們當前最迫切的需求】 ◎年金該怎麼發?我們是不是可以把照護服務視為金錢的一部分,重新思考年金的定義? ◎長照制度該怎麼走?如果長照需要的花費只能在國家的預算規畫下控管,其他交由市場,或縮減人民所需,這樣我們真能得到需要的幫助? ◎財源哪裡來?是國家開徵長期照護險專款專用,或者是從其他的國家收入挪用,我們才能確保每一分徵到的錢都花在長照的需要上? 《下流老人》作者藤田孝典,長期站在日本貧窮及老年福利第一線的日本社會學者,從政策、社會制度到國家經濟,為我們提出他懇切的建言,預防疲弊社會的到來。
《下流老人》 前言 第一章 何謂下流老人 第二章 下流老人的現實狀態 第三章 所有人都可能變成下流老人――從「普通」轉變為「下流」的典型模式 第四章 被「努力論」、「責任在己論」謀殺的那一天 第五章 制度疲乏與束手無策造成的下流老人――依賴個人的政府 第六章 可以自己打造的自我防衛政策——如何才能迎接平穩安泰的老後生活 第七章 如何預防總計一億人的老後崩壞 結語 《續‧下流老人》 前言 第一章 日益嚴重的下流老人問題——轉變為貧困大國的日本 第二章 為了生存而工作的老後——不斷消磨到死的身體與心靈 第三章 所有人都會陷入「工作到臨死之前」的生活方式——為什麼高齡者必須工作 第四章 日本的老後生活靠的就是錢——令人毛骨悚然的社會貧富差距 第五章 拯救下流老人的錢在哪裡?——讓我們來談談未來的「財源」 第六章 預防總計一億人下流化的策略——永續的未來:給孩子們的世代 結語
作者簡介 藤田孝典 1982年生。NPO法人HOT PLUS代表理事。聖學院大學人類福利學系客座副教授。反窮困網絡琦玉代表。黑心企業對策計畫共同代表。日本厚生勞動省社會保障審議會特別部會委員。以社會工作者的身分在現場展開活動,並針對生活保護與生活窮困者支援的理想狀態提出建言。著作包括《一個也不讓他們被殺掉》(堀之內出版)等多部。 譯者簡介 吳怡文 政大廣電系畢業,曾赴日留學,現為日文譯者,譯有多部著作。 吳海青 政大畢業,曾赴日留學,現為日文譯者,譯有多部著作。
买了这本书的人也买...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