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儒學可大分為三期:其一為孔孟荀為主軸的先秦儒學;其二為宋明新儒學;其三即為今日所言之「當代新儒學」。其代表性人物有熊十力、梁漱溟、馬一浮、張君勱、馮友蘭、錢穆、唐君毅、牟宗三、徐復觀等,以至當今之劉述先、蔡仁厚諸先生。 當代新儒家的教相或系統性有三個重點:其一是道德的理想主義;其二為特別強調生命實踐之學的重要與必要;再者則無論是道德的理想主義或是生命實踐之學,都是在仁心無限的基礎上展開。而其核心關懷乃是中國及其文化,在面對西方文化入侵與挑戰之時,如何一方面靈根自植,真實護持中國文化之價值,另一方面遍地開花,對文化、民主、科學等問題,予以全面性、整體性的批判、回應與建構。 隨著對現當代新儒學思潮與人物研究的開展,兩岸三地湧現出一批專家學者及其研究成果。本叢書收輯臺灣、大陸、香港、海外學者共三十位。選取其中最精闢之作,以論文集形式出版。每冊書後附作者簡介,與該作者新儒學研究論著目錄。
當代新儒學叢書序 郭齊勇 I 當代新儒學叢書序 高柏園 III 前 言 1 康德與中國哲學 康德哲學在現代中國 5 王國維與康德哲學 39 張東蓀對康德倫理學的理解 65 康德論「通常的人類知性」──兼與杜維明先生的「體知」說相比較 71 儒家、康德與德行倫理學 89 再論儒家、康德倫理學與德行倫理學──評唐文明的《隱秘的顛覆》 103 牟宗三的哲學思想 略論牟宗三先生的康德學 127 牟宗三先生的哲學詮釋中之方法論問題 139 牟宗三先生與中西比較哲學 157 如何繼承牟宗三先生的思想遺產? 173 牟宗三與「生命的學問」 185 牟宗三誤解了康德的「道德情感」概念嗎?──與方旭東教授商榷 195 儒家與宗教 徐復觀論儒家與宗教 211 儒家人文主義與宗教 229 儒家與人文主義 243 中國哲學研究的方法論 中國沒有哲學嗎?──與費德西先生論「中國哲學」 257 當代中國哲學研究前景 267 中西比較哲學的方法論省思 273 再論中國哲學的「創構」問題 281 省思中國哲學研究的危機──從中國哲學的「正當性問題」談起 295 關於「中國哲學之正當性問題」的一個註腳 303 劉述先先生與中西比較哲學 315 儒家思想的現代命運 儒家傳統在現代東亞的命運與前景 327 當代新儒家「儒學開出民主論」的理論意涵與現實意義 335 「實踐必然性」與「內在要求」──回應陳瑞麟教授 345 儒學知識化與現代學術 373 評論臺灣近來有關「中華文化基本教材」的爭議 385 附 錄 一、李明輝簡介 405 二、李明輝新儒學研究論著目錄 406
作者簡介 李明輝 德國波昂(Bonn)大學哲學博士。曾任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客座副教授、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廣州中山大學長江講座教授。現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合聘教授。主要著作有《儒家與康德》(1990)、《儒學與現代意識》(1990)、《康德倫理學與孟子道德思考之重建》(1994)、《當代儒學之自我轉化》(1994)、《孟子重探》(2001)、《四端與七情─關於道德情感的比較哲學探討》(2005)、《儒家視野下的政治思想》(2005)、《康德倫理學發展中的道德情感問題》(德文,1994)、《儒家思想在現代中國》(德文,2001)、《儒家人文主義─跨文化脈絡》(德文,2013)、《儒學:其根源與全球意義》(英文,2017)。譯作有Hans Michael Baum-gartner的《康德「純粹理性批判」導讀》(1988)、康德的《通靈者之夢》(1989)、《道德底形上學之基礎》(1990)、《康德歷史哲學論文集》(2013增訂版)、《未來形上學之序論》(2008)及《道德底形上學》(2015)。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