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文化大革命究竟有沒有創造出文化?這個問題似乎永遠處於無休止的爭辯之中。本書以千錘百煉的樣板戲為中心,追溯文化大革命的文化,探討文化革命的最新形式。作者將樣板戲理解為中國傳統的「聲詩」在20世紀文化革命中的演化,並將近代京劇革命視為從「禮樂革命」向「革命禮樂」的過渡。從廣闊的歷史縱深出發,綜合文本與舞台表現,及各種衍生形式,透過具體人物的生平軌跡和藝術道路,鉤稽、描述和探究樣板戲的內容與形式及其演變。 在文革政治被徹底否定之際,「革命禮樂」未能改造世界,但樣板戲的聲調腔詞卻依然回蕩在五湖四海、舞台上下……
序/汪暉 自序 導論 一、定義:音樂戲劇作品 二、樣板的「亮相」:京劇革命 三、樣板的成型:從「禮樂革命」到「革命禮樂」 四、文化革命研究和樣板戲研究之對觀 五、史料來源和論述框架 【第一章】漫長的文化革命及其過渡形式 一、歌劇民族化和舊劇現代化:從一段家事說起 二、20世紀三十年代的革命女性――從上海到延安 三、舊劇革命和民族形式 【第二章】文化革命及其「樣板」的誕生 第一節 古為今用:柯慶施、周恩來和江青的聯合 一、立「花」破「雅」:清官戲的興衰 二、「大寫十三年」:文化革命的南北轉戰 三、西式劇場中的民間形式: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 四、從《趙氏孤兒》到《紅燈記》 五、分階段的統一:從「轉板」到「轉調」 第二節 洋為中用:阿甫夏洛穆夫、沈知白和于會泳的接力 一、戲曲交響化的萌芽 二、中心導演制和「三突出」 三、第三世界的「革命禮樂」:《杜鵑山》 四、樣板戲電影:音畫交響 【第三章】從文化革命到文化大革命 第一節 「成套唱腔」:文化大革命的必然性 一、「兩類矛盾」:社會主義文化革命的形式 二、扭轉輿論:「中間人物論」和「樣板」的登報 三、「新天新地」的假定和「新人」的檢驗:《海港》 第二節 復調的文化大革命 一、「格調」的飽和 二、「中立和絃」:英雄崇拜 三、詞曲編配 餘論 【附錄一】「逼真」之假定性 一、20世紀舞台再現的政治化 二、近代中國劇場的視聽轉換 三、超越再現的身心革命 四、結論 【附錄二】南北、花雅――樣板團的流變 一、兩個「文革小組」及其均勢 二、第一階段 三、第二階段 四、結論 參考書目 一、年譜、講話、紀要、著作 二、論文、新聞、檔案
作者簡介 張晴灩 女,浙江杭州人。 戲劇戲曲學碩士(外國戲劇方向),媒體藝術碩士(紀錄片方向),中國語言文學博士(現當代文學方向)。 論文發表:〈舞台上的法國大革命〉、〈平民/貴族:《大將軍寇流蘭》的演出〉、〈新舊更迭中的聲辭關係〉、〈「觀演」的誕生〉、〈《摩西五經》裡的婦女〉等,見於《文藝理論與批評》、《戲劇》、《讀書》、《現代中文學刊》等。 劇本翻譯:〔英〕J.沃滕著《人贓俱獲》(Joe Orton. Loot)、〔俄〕亞歷山大.加林著《選美大賽》(Alexander Galin. The Competition)、〔德〕海納.米勒著《哈姆雷特機器》(Heiner Müller. The Hamletmachine)。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