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爆发的金融危機、效果顯著的網絡營銷、廣泛傳播的政治謠言、劫持電腦並勒索高額贖金的電腦病毒,這些現象看似彼此無關,但卻擁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它們都是傳染性事件。這並不只是一種通俗化的比喻,實際上,如果隱去標簽,金融泡沫和麻疹的傳播曲線幾乎別無二致。
以歷史上的重大疫情和科學人物為線索,《傳染》講述了傳染病研究中的模型方法的发展歷程。以此為基礎,作者用一個個實例展示了如何用這些方法來研究和應對社會問題:用防控性病的方法降低金融危機的爆发風險;通過分析童話的“基因組”追溯其起源;用接種疫苗的策略降低暴力活動的发生率;通過找到社交網絡上潛在的超級傳播者來提高網絡營銷的效果……
無論是疾病還是社會現象,傳染的前提都是人際網絡,而模型方法的核心正是對網絡的深入理解和調控。如今的我們身處在一個個覆雜並相互影響的人際網絡中,從傳染的角度去審視和應對各類問題,或許能為我們提供全新的啟示。
編輯推薦
1. 關於網絡社會傳染現象的新科學,比爾·蓋茨無比期待的新知佳作。
2. 經濟金融、社交網絡、流行文化中都有一只“傳染之手”!決定著——金融危機是否會爆发,創新思想是否會傳播,營銷軟文是否會瘋傳,文化符號是否會流行。傳染現象,是我們現實生活中不得不面對的挑戰與機遇。
3. 用流行病學方法,破解疾病、思想和行為背後的傳染法則,把握我們生活於其中的網絡社會深層運作規律,幫助我們阻斷、操控甚至利用“傳染”。
4. 以科學史實和作者的親身經歷為線索,梳理現代流行病學的百年歷史,講述流行病學家如何追溯疫情源頭、預測疫情趨勢、制定防控措施,成功應對瘧疾、埃博拉、艾滋病、SARS等一場又一場大範圍疫情。
5. 加深對流行病學和流行病學方法的了解,不僅能使我們更好地認識和應對疾病,也有助於我們理解社會。原來,R值、群體免疫、環形接種、超級傳播者等傳染病學概念和策略在其他領域也能大顯身手:使用防控性病的方法能夠降低金融危機的爆发風險;利用接種疫苗的策略能夠降低暴力活動的发生率;找到有超級傳播者潛力的用戶能夠提高網絡營銷的效果;病毒株基因組比對的策略可以追溯童話《小紅帽》的起源……
6. 《柳葉刀》《經濟學人》《金融時報》《紐約時報》《衛報》等歐美專業、大眾媒體一致推薦好評如潮,從上萬種候選圖書脫穎而出,入圍getAbstract圖書獎。
7. 罕有的跨學科、跨圈層豪華薦讀陣容:彼得·皮奧(埃博拉病毒发現者)、薛瀾(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曾光(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前首席專家)、石正麗(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萬維鋼(得到APP《精英日課》專欄作者)、周程(北京大學醫學人文研究院院長)、尹燁(華大基因CEO)、劉海龍(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