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E9789865405984 |
定价 |
NT300 |
售价 |
RM46.50 |
作者 |
海雲繼夢
|
出版社 |
布克
|
出版日期 |
2021-01-04 |
库存量 |
有库存 此商品为电子书,订单确认收到后将发送兑换码至电子信箱。 |
|
电子书试读
本书为流动版面EPUB格式,适合用 mooInk、手机、平板及电脑阅读(无法在其他阅读器上阅读),不能下载及打印。需登录第三方网站readmoo.com兑换及阅读。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禪,是個迷人的字眼,人人都想一探究竟!
但禪修者想要破除執迷妄念、開啟靈性智慧,
卻常常苦無善知識的指導,一不小心
就誤入舒服禪、名嘴禪的雲霧之中。 禪,是個迷人的字眼,人人都想一探究竟!
但禪修者想要破除執迷妄念、開啟靈性智慧,
卻常常苦無善知識的指導,一不小心
就誤入舒服禪、名嘴禪的雲霧之中。
禪修並非盤腿打坐,呼吸調息而已……
更需要正知正解的輔助,本書直指知識分子常陷入以大腦思惟為迴路的「意識界」網惑而沾沾自喜,殊不知要達到「止於至善」的目標,不能用腦,
至於方法是什麼?
寶藏就藏在這本以《大華嚴經》為思想依歸的入門書中!
修行還是修養?
軟身(身)→暖身(息 / 習)→煖身(心)∞功法。
本書直指本心,不疾不徐引導初學者迷津,認識禪、
理解修行跟修養的差別,並輔以大華嚴寺導師 海雲繼夢和上
融會易筋經、洗髓功等菁華所獨創的「煖身二法」,
透過調身、調息的過程,
奠定正式進入禪修前的基礎,
生命的改造工程也於焉啟動!
[自序] 海雲繼夢
當你翻開這本書的時候,表示你正在找尋「禪修」的相
關資料,你會翻開這本書,或許是有緣、或許是因為興趣、
或許是你正在精進!但是請你不要馬上闔上書本放回書架,
因為書中的主角正是「你」!
這不是一本普通的禪修書籍,它是一堂改造你一生命運的講座,是一部改造生命的「百科全書」、「科普大全」;這是綜合古今以及當代中西禪修的系統化教學,是真正的、完整的「科班教學體系」,是已經失傳了七、八百年的「東山法門」,重新恢復的復興版本。
有心於禪修的行者,常有一種說不出的感歎!譬如:「何以禪修行者眾,而成就者寡?」或者是「何以言者滔滔而行者了了?」又或者「怎麼修?從何下手?這樣對嗎?如何證明對否?」類似這樣的一連串問題如何解?綜合起來有兩大類問題,即是「下手處」與「出
口處」,其他所說都是其中的片段,無法論斷其中的是非對錯,即或引經據典,或搬出公案語錄,亦皆斷章取義,故云「三世佛冤」,三世諸佛都喊冤枉啊!究其緣故,是因為「禪修界」中,缺乏「科班教學」與「系統化教學制度」之故。
在這樣的背景下,禪修界內普遍墮入五大敗筆的修行陷阱中(詳後文)。此一「修行者眾,成就者寡」的主角,主要是行者以「意識界」的心態開始修行的緣故。
修行者眾,成就者寡
當世「修行界」的真實情況,乃是修行者眾而成就者寡,造成此一現況的主因,在於行者是以「意識界的心態」來修行,而其結果則是百分之百的失敗。這是由於「意識界」是用「五大敗筆」來修行,而五大敗筆是「行者具備修行資格」的本體性障礙,也是行者無法具備修行資格的主觀因素;既不能成為行者,何有成就之可言?
五大敗筆的形成來自於教育普及(識性發達)、思想自由(妄想紛飛),英雄夢想(不守規矩)等三種社會「結構性病變」所造成。這三大社會結構性病變的惡魔,為娑婆世界創造了「奶瓶樂」的狀態,使得中上根器的人,沉迷於眼前享受而無思上進,迷失心靈且一頭栽進「福利社會」的陷阱,自以為樂而不自知喪失了奮鬥意志。如低頭族一般,盲目沉浸於手中的遊戲,或是腦中妄想紛飛而不止,此皆是耽於一時之樂的麻痺現象。
多數眾生活在「意識界」,使得人性愈加浮躁,心思淺薄,思惟麻痹,見識短淺,無法作長遠的打算,更無法深耕心思,故而逐漸悖離心靈,耽迷於七情五欲之樂。這樣的眾生,即使想要修行,乃至進入僧團的領域,也是迷惑顛倒。
意識界的眾生所具有的五大敗筆內容:
一、 自我解讀。包括:自以為是、一廂情願、想當然耳……。
二、 普羅認知。包括:五大誘因——事業、權與名、感情、利益、健康,以及社會結構中的普世價值觀、民間信仰、道德觀 ……。
三、 流行概念。包括:專家說等等、流行觀念、名嘴詐騙、網路謠言 ……。
四、 意識形態。包括:一切人為標準,乃至政治、學術的命題……等等,此皆虛妄也。
五、 先入為主。包括:一切個人生活中,社會、文化、經驗的族群熏習、人生經驗等的經歷,皆會成為每個人的潛意識指揮者……。
這五大敗筆是意識界人生的普遍狀態,是人生「癡質」的具體呈現。五大敗筆的人生是意識界的人生,在紅塵中或許貴為帝王、將相。人格品德若不健全,也不能修行。這五大敗筆是凡夫輪迴中「性障未除」的根本——「癡質」所造成的。唯有經由「象限轉移」:從「意識界」轉回到「現象界」,才有可能開始修行,換言之,由「意識界」轉回到「現象界」是修行的先決性條件。
癡質是後天性生命的特色,這是由於無明的作用所致。人若能發現癡質的存在,即是「自覺」;而尋求解除癡質的束縛與困惑,即是「破無明」,此乃「正覺」也!癡質除五大敗筆外,尚有四種非善及四種無用的狀態:
一、四種非善
① 放任非善:泛慈悲流於世間應酬,非善也!
② 溺愛非善:無知的溺愛反而害之,非善也!
③ 高標非善:意識形態的標準,似是而非,非善也!
④ 拖延非善:猶豫而被裹脅,無有定見,非善也!
二、四種無用
① 盲目的努力:猶如螞蟻一般終生努力,不知幹啥,無用也!
② 跟錯的努力:魔王何以有魔子魔孫?邪魔外道如是而生,無用也!
③ 錯位的努力:明明向東,何以向西,拚命搞錯的努力,無用也!
④ 無恆的努力:人生如浮萍,無有定位,每每有目標,每次皆不同,故每回努力皆白費,無用也!
紅塵中(意識界)的人生,全部都在這種生活氛圍中。不活在五大敗筆中,也活在四種非善的煩惱,以及四種無用的無奈人生中。因此才必須自覺,乃至正覺,才能找到真正有意義的人生。如《華嚴經‧ 淨妙國土章》中,文殊師利菩薩告善財童子言:
「善男子,菩薩有十種法具足圓滿,則得成就修真供養一切如來,何等為十:……八、如說能行,如行能說。……何以故?如來恭敬尊重法故。猶如孝子尊重父母、承順顏色、心無暫捨。若復有人敬其父母,其子倍復尊重是人,諸佛如來亦復如是。若諸眾生供養法者,是真成就供養如來,以諸如來尊重法故。」
又言:「善男子,如來從修行中來,若能修行是者成就供養如來。諸佛出世本為利樂諸眾生故…若復不能如說修行、如行而說,是亦不能利樂眾生。」引言中文殊師利菩薩一再提到:「如來從修行中來」、「如來尊重法故」、「如說而行,如行而說」,此三者是普賢大行,透過文殊大說,方足以顯,故言「顯」明也:
一、 顯「說」者:理也、智也、解也、漸也、次第也、位次也,
統稱為「漸」、引入也,故曰「顯明」。
二、 內「行」者:事也、實踐也、兌現也、頓也、超越也、
實質也、存在也、潛行也、行不彰也,統稱為「頓」、
行入也,故曰「內隱」。
至於「說」者的立場,有二層含意:
① 說者顯明也,意即「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了」,再聰慧的人也無法透澈佛法真諦,需要有「說」者,此「說」是指彰顯也、敷陳也、明瞭次第也、引人入勝也;決定了次第、以明進修次第也。既知其然,後面必定會「行入勝境」!行入勝境,就是依事來修行,方能兌現所說的涅槃境界。故有如說而行,「行」乃依理之說而行。若唯說而不知「行」的下手處,就是不知行也,我們所說的學佛,屬於正法之門,唯有透過「矯正觀念」、使之認識人生方向,此乃正覺也,未起行而已!
② 知而後有善知識引導,而能覓得行法下手處者,即是進入「行起解絕」的行法之列。此時已經不只是正法而已,更是「心法」之門。學佛屬「解門」,屬於「教」、屬於「漸教」,依於各宗各派而有種種攝受門,又稱八萬四千法門,乃至無量無邊法門的範疇。修行則不然,修行屬「行門」、解脫道,屬於「頓教」,非學佛的圓融道!圓融道在講堂、法堂,在攝受、在矯正觀念、在釐清佛法與修行之別;而解脫道在禪堂,在實踐、在體驗、在轉化、在進行生命的改造工程!此解脫道修行的心法是「一路涅槃門,歸元無二路」的不二法門,與學佛八萬四千法門的立場,是截然不同的。故知此法門,唯傳「法王子」,不落餘人之手!
禪修是解脫道的本質,是邁向究竟涅槃的唯一途徑,故說:「一路涅槃門,歸元無二路。」是行門非解門、是頓教非漸教,亦是心法。故雖依理勘訂,但卻是事修、事入、事兌現的工程。因此,從此處起「唯是實修」,兌現生命改造工程,轉凡成聖由此入手!
作者簡介
海雲繼夢
為當代思想家、宗教家。現為臺灣南投鹿谷「大華嚴寺」導師、承三大菩薩之依託,先後承襲「賢首兼慈恩」、「臨濟宗」、「大乘瑜伽行派」三大法脈衣缽。
海雲導師,出家前就讀中興大學經濟系、任職於經濟部,因探究佛法而深入經藏,當時已婚的他,因此訂下十年出家的宏願。1990年罹患多種疾病,被醫生宣判只剩三週壽命,但憑著對三寶與修行的信心,竟延續法身慧命迄今。
1991年恰為十年之期, 夢參老和上破例為其剃度,賜予法名昌一,號繼夢,即為弘揚昌盛華嚴一乘教義、繼承 夢參老和上宏願之意,為佛教「臨濟宗」第四十八代傳人;2008年 欽因長老將「華嚴宗」衣缽傳予導師,為華嚴宗高原法系第四十二世衣缽傳人。同年,印度瑜伽尊者 勝師子王菩薩(Swami Rajarshi Muni)探尋大乘瑜伽行法的繼承者,海雲正式領受灌頂與傳法,並以大乘佛法的教學來弘揚「大乘瑜伽行法」。
至此, 海雲導師承載佛教三大殊勝法脈,開啟「普賢乘華嚴宗」,並重新復興禪宗已失傳八百餘年的「東山法門」。矢志弘揚華嚴精神,故以「海雲」自勉之,或稱「海雲和上」,也是提醒僧團與眾相處要「以和為上」,故以「和上」自誡。
海雲大師宣講華嚴思想不懈,曾先後受邀擔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特邀研究員、陝西師範大學華嚴研究所所長、蘭州大學客座教授等職,並至國內外大學進行專題講座。和上講述法義不拘形式,以實踐華嚴行法為依歸,透過現代化的語言詮釋經教義理與行法,致力於推動新時代的佛教運動,將佛法真理廣布全球,利益一切眾生。 目錄列表:Contents |自序| |第1章| 認識禪 |第2章| 發心工程 |第3章| 導師的叮嚀 |結語|
|
|
|
|
|
|
|
|
|
|
|
|
購買電子書注意事項:
1. 此電子書閱讀服務配套由台灣「Readmoo讀墨電子書」提供。
2. 電子書為虛擬商品,無實體物品,格式為流動版面EPUB,適合用 mooInk電子閱讀器、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3. 訂單確認交易成功後,將以電子郵件寄送「電子書兌換碼」,您亦可於城邦閱讀花園網路書店「會員專區」查詢。
4. 憑電子書兌換碼可於「Readmoo讀墨電子書」兌換該本電子書。請前往「Readmoo讀墨電子書」專屬頁面,註冊成為會員并依循頁面顯示的流程進行兌換。
兌換網址:https://readmoo.com/redeem
5. 電子書兌換碼不限本人使用,惟僅限使用一次,並僅適用於 「Readmoo讀墨電子書」。
6. 購買后不得辦理退貨,也無法退費。
7. 更多電子書相關資訊及常見問題請參考客服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