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有時候能在最小最小範圍內
給苦熱以冰,給傷凍以溫泉,
堅實起來如餅,廣大起來如袈裟。」
──楊佳嫻〈物有微,聲有隱,詩有信〉
第四屆周夢蝶詩獎首獎作品,七年級詩人栩栩雪藏詩篇
彷彿整個宇宙觸手可及
而你正是時間本身;心的震央
──〈抵達〉
愛,是感官的重構中,最激烈的一種。如果以紡織比喻寫作,那麼情詩便是以自身的血肉紡紗,彼此交織,剪裁而成的錦繡。這親密又陌生的細節,無比擴張為文明後,復歸於宇宙。
《忐忑》,一本積累十年的詩集,跨越了青春的崇山,留下一縷微熱心血。
乍看之下,這些詩作多半能聯繫到特定對象或情境,然而,亦不妨視為一封封來自陌生人的邀請函,聽聽她的心跳──擠壓,舒放,因著無以名狀之物而加快。物皆有名,無以名之者乃是精神的動盪激越,遂有詩;詩,是詩人的手指。
有所思,所思者難免摻入時代的脈動,聲援同志,女性勞動,同樣在《忐忑》中有一席之地。情感和記憶或許煙消雲散,唯有美,回到了古典的抒情,繼續寫下當代的心跳。
那擁抱
如鬚如霧如觸手
如電,我曾渴望。冷空氣
使肺葉張開
一生這樣這樣的長
──〈十一月〉
名人推薦
楊佳嫻推薦序,郭哲佑導讀。羅智成,張寶云,林餘佐,楊智傑栩栩推薦。
「最美麗的修辭事實上就是最美麗的思想,而《忐忑》幾乎每一篇都給我這樣的感覺。」──羅智成
「你不相信這個世界還能允許這些字詞的出現,你不可置信,她們就像當代的宋瓷。」──張寶云
「詞彙被反覆拿捏、思量後,化作靜電附在情感摩擦之處,像是微小的火種,燃起內心的柴薪。」──林餘佐
「緩慢錘造文本深處的觸覺與聽覺。在侘寂裡相愛,陰翳中凝視……」──楊智傑
鋪排各種時空的緊縮與撕張,素描一耿耿於懷的自我,堆疊圈限危疑的「小江山」。──郭哲佑〈曾經的粉身碎骨──讀《忐忑》〉
「栩栩的詩捧出天地物象形色,微渺近乎消化的縫線縱橫,那是感情與覺識,穿織肉與骨之間,危危繫住。那些縫線,怎樣屏擋不讓世界崩潰,於心跳紊亂多拍下仍可以交融運作,可以說就是詩的技藝……」──楊佳嫻〈物有微,聲有隱,詩有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