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文學史(上)(五版)
|
|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Vol. 1 |
|
|
|
|
|
|
|
|
ISBN |
9789863504320 |
定价 |
NT550 |
售价 |
RM85.90 |
作者 |
臺靜農
|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出版日期 |
2020-12-28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400 页. 21.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20.0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文學史之作,不外乎以歷史為經,以作家作品為緯,
故文學史的方法應注意研究作家、分析作品。
至於如何研究與分析,則非單純方法能詳辨。
臺靜農先生撰寫《中國文學史》,不僅表達其個人性情學養所及,對歷代文學精神之深切體悟,與其間顯現之文化歷史流變,作真知灼見之詮釋,可謂:「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撰述期間幾近二十餘年,且不斷增補修訂,已完成先秦以至金元部分。其稿本與抄本長期在弟子間傳閱未得出版,一直至身後因遺稿由家屬捐贈臺大圖書館,臺大出版中心乃敦請中文系何寄澎教授主持整編加以出版,一代學人平生所蓄的心血結晶終能公諸於世。本書依時代分篇,上册包含先秦、秦漢、魏晉、南北朝隋篇,下册包含唐代、宋代、金元篇,並附〈中國文學史方法論〉一文,乃先生以文學史家的眼光分析作文學史的方法,願有識者共賞之。 |
|
|
|
|
|
|
|
|
|
|
|
|
|
|
目錄
臺大出版中心二十週年紀念選輯總序/項潔
導讀:文學史書寫的典型/何寄澎、許銘全
出版前言/柯慶明
編序/何寄澎
第一篇 先秦篇
第一章 中國文學的起源
第二章 殷商時代文學的片斷
第三章 周代的詩歌--三百篇
第四章 楚辭
第一節 楚之先世及其文化
第二節 屈原的生平及其所處時代
第三節 屈原的作品
第四節 屈原對於後世的影響
第五節 漢代作家所受屈原的影響(存目)
第五章 春秋戰國諸子散文
第二篇 秦漢篇
第一章 漢初政體與文學
第二章 辭賦的發展
第三章 漢賦作家
第一節 枚乘
第二節 司馬相如
第三節 揚雄
第四節 班固、張衡
第五節 賈誼、禰衡
第四章 樂府與樂府辭
第五章 五言詩
第一節 五言詩的出現時代
第二節 〈古詩十九首〉
第三節 〈孔雀東南飛
第六章 兩漢散文的演變
第一節 戰國策士文體的餘緒
第二節 史傳文體
第三節 文士文
第四節 王充的批論
第七章 漢代方士、儒生合流後所形成之神異故事
第一節 《史記》、《漢書》中的神仙故事與求仙活動
第二節 緯書中的神話
第三節 由方士之說而產生的小說
第三篇 魏晉篇
第一章 魏晉文學的時代思潮
第一節 由曹魏政治反映的新風格
第二節 由校練名理到老、莊玄學
第三節 嵇、阮放誕及其影響
第四節 玄風與清談
第二章 魏晉文學的發展
第一節 文學理論的建立
第二節 文學的分體發展
第三章 魏晉作家
第一節 緒論
第二節 曹氏父子及其同時詩人
第三節 阮籍與嵇康
第四節 太康詩人
一、三張:張載、張協、張亢
二、二陸:陸機、陸雲
三、兩潘:潘岳、潘尼
四、一左:左思
五、劉琨
六、郭璞
第五節 陶淵明
第四篇 南北朝隋篇
第一章 緒說
第二章 文學技巧的發展
一、聲律的講求
二、用事之風尚
第三章 詩賦的新體
一、小詩的興起
二、律體詩的形成
三、俳賦之創始
四、反摹擬的宮體詩
第四章 文學理論的發達
第一節 劉勰《文心雕龍》
一、文學的載道觀
二、文學的歷史觀
三、文學的時代觀
四、文學的創作觀
五、文學的風格論
第二節 鍾嶸《詩品》
第五章 南北朝及隋的作家
第一節 顏、謝與鮑照
一、謝靈運
二、顏延之
三、鮑照(附其妹鮑令暉)
第二節 齊、梁作者
一、謝朓
二、沈約
三、江淹
四、吳均
五、何遜
第三節 蕭梁父子及陳後主
一、梁武帝蕭衍父子
二、陳後主
第四節 徐陵、庾信、王褒
一、徐陵
二、庾信
三、王褒
第五節 隋煬帝與楊素
一、隋煬帝楊廣
二、楊素
第六章 南北朝的民間文學
第一節 吳歌
第二節 西曲
第三節 北朝的民歌
第七章 六朝小說的淵源與發展
第一節 鬼神怪異書的思想背景
第二節 重要小說提要
第八章 佛典翻譯文學
第一節 後漢、魏晉及南北朝的佛典譯人及譯經事業
一、攝摩騰、竺法蘭
二、安清(世高)
三、支樓迦讖(支讖)
四、支謙
五、康僧會
六、維祇難、竺律炎
七、竺法護
八、僧伽提婆
九、法顯
十、苻堅君臣
十一、鳩摩羅什
十二、曇摩難提(法喜)
十三、曇無讖(曇摩懺)
十四、寶雲
十五、劉宋以降的譯經事業
十六、北魏的譯經事業
十七、南朝之《百喻經》
第二節 佛典翻譯的文體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臺靜農(1902-1990)
本名傅嚴,後改名靜農,長期寫作,精於書法。幼年時受傳統私塾教育,後閱讀嚴復的西學著作而萌發改革的思想。中學時與同學合辦《新淮潮》雜誌以響應五四運動。曾和魯迅同組未名社,倡新文學。離開了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後,便歷多校教授中國文學。1945年來臺任教於臺灣大學,擔任中文系主任達二十餘年,奠定了該系兼容並蓄自由活潑的開放學風。早年的治學重心在小說創作、研究評論、散文和整理編輯民歌集,又是著名的文學家和文學史家;他的一生幾乎橫跨二十世紀,目睹舊中國的變遷,西潮東漸,經歷了革命、五四學運、抗日戰爭,最後落腳於臺灣。然而不論時局如何變遷,臺先生堅守學術崗位,一生治學,文學、書畫、經史,卓然為一代大師。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