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這趟禪宗之旅,彷彿回到一個又一個夢中的前世,再次看見修行的初心,回到心中的寂靜處--阿蘭若。 ~ 妙熙法師
佛世時,常與弟子們在山林巖洞中坐禪,這些森林、曠野、荒涼的寂靜處,皆稱為阿蘭若。《走進阿蘭若》為作者出家十八年,透過時間沉澱經驗,練筆也練心的第一本著作。
作者感於「行腳」是佛弟子磨鍊心性、提升心靈層次的必修功課,全書以行腳參學為出發,除了遊歷名山古剎,也紀錄學佛修行的心得。
為何彌勒菩薩總坐山門外?禪者要進「選佛場」?韋馱菩薩手持寶杵有何用意?禪宗法脈又是如何「一花開五葉」?…隨文可見佛法的禪味妙諦,有寺院建築之美、佛菩薩的來源典故,在探尋禪宗法脈、佛光祖庭中,更能從一磚一瓦、甚至參天古木裡,用眼去看、用心去悟,懷古思今,滄桑歷史裡原有亙古而彌新的真理。這些修行體悟、故事典故,無一不是現代人點撥禪心的舟楫。
本書特色
.內容有據有典,兼具文學與佛門常識
.講說禪門公案,盡顯「人間佛教」真諦
.佛像藝術及寺院建築之美,搭配實景照片,別有禪趣
作者簡介
妙熙法師
出生花蓮,三歲皈依。五歲時在一個午覺中被母親喚醒,帶到家後的寺院做晚課,從此念佛、誦經成了每日定課。曾叛逆地從佛殿中逃跑,最後被母親的堅持所感動,在佛寺往返中度過童年。
十八歲在素食餐館看見佛光山佛學院招生海報寫著,六祖惠能大師偈:「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當下決定就讀。一年後出家,接續兒時佛緣。四年畢業後繼讀南華大學佛研所。
現服務於《人間福報》,終日與文字為伍,十年中以筆名「杜荷」發表文章。誓願:「觀世音菩薩寫文為眾生說法,我是他手上的那隻筆任運而自在。」
﹝推薦序﹞行腳,也是尋根 / 星雲大師 ﹝推薦序﹞春蠶羽化人間禪 / 符芝瑛 ﹝自序﹞心中的阿蘭若
第一章:等你,往曹溪路上 1. 守護達摩十來年 河南少林寺 2. 登三千六百階訪慧可 安徽二祖寺 3. 僧燦沉默中凝定 安徽三祖寺 4. 道信威儀今領會 湖北四祖寺 5. 弘忍的前世今生 湖北五祖寺 6. 惠能千年仍說法 廣州南華寺 7. 馬祖道一平常心 安徽佛光禪寺
第二章:相約,梅子成熟時 8. 行堂參學六年 南京棲霞寺(一) 9. 千佛岩救萬人 南京棲霞寺(二) 10. 佛光祖庭重建 江蘇大覺寺 11. 重現唐式建築 江蘇鑑真圖書館 12. 戲台變身美術館 江蘇嘉應會館 13. 金枝圓三十年心願 河南白馬寺 14. 寒山拾得兄弟情 江蘇寒山寺 15. 阿彌陀佛聲聲遠 江西東林寺 16. 坐香參念佛是誰 江蘇高旻寺
第三章:參訪,了卻心頭事 17. 入山門 解脫第一步 18. 放生池 學習慈悲心 19. 晨鐘暮鼓 警醒世間名利客 20. 不立佛殿 唯樹法堂 21. 戒壇 讓僧人脫胎換骨 22. 選佛場 生死在裡頭 23. 粥來飯往 心存五觀想
第四章:禮拜,伽藍佛菩薩 24. 笑臉彌勒 坐山門口 25. 四大天王 威嚴守護佛法 26. 韋馱菩薩 累世現將軍身 27. 叩鐘念地藏 地獄得清涼 28. 觀音托淨瓶 能救人百病 29. 三世佛 有橫三世與豎三世 30. 十八羅漢 首見女羅漢
最近浏览商品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