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本書首先以「導言:社會文化人類學的研究倫理」簡介人類學研究倫理的發展與特殊性。接著分為四部;第一部以方法學為核心概覽相關之研究倫理議題,包括:「同意」的個人與集體觀點對既有研究倫原則適用於田野調查之困難、使用「民族誌」研究方法與博物館研究相關之研究倫理議題;第二部以少數民族為研究對象之案例研究(北海道愛努族、臺灣原住民、北美印地安族、南美亞馬遜雨林原住民族),協助讀者對於外在研究者對在地文化可能產生之影響進行省思;第三部則以第三世界(寮國、中國)與特殊社群(非法社群)為研究對象之案例研究,闡述進行此類研究時可能面臨之倫理衝突處境,以及可能的因應之道;第四部則以作者早期於研究場域實踐研究倫理遇到之困境與反思,鑑往以知來。
序一 蔡序 .............................................................................................. 蔡甫昌v 序二 代序-- 臺灣人類學與研究倫理研究的先行者 .................................. 林志興vii 序三 代序-- 真心疼惜被研究者的典範 .................................................... 李慧慧 xi 序四 自序...........................................................................................................謝世忠 xv 第1 章 導言:社會文化人類學的研究倫理................................................................... 1 第一部 倫理基礎與方法學論 第2 章 倫理觀念文化的衝突與協調:當個人主義遇上集體權................................... 13 第3 章 多面民族誌與進出場倫理................................................................................... 23 第4 章 博物館的歷史債務與研究倫理........................................................................... 29 第二部 第四世界與科學踏侵 第5 章 原住民行使集體同意權的啟示—從日本愛努族祖先遺骸的人類學遭遇談起 .. 39 第6 章 研究迷惘與倫理焦慮—今日臺灣原住民學術世界的觀察............................... 47 第7 章 北美印地安族群與人類學家的恩怨情仇........................................................... 57 第8 章 半世紀的糾葛—南美亞馬遜雨林原住民族的學術研究倫理........................... 65 第三部 第三世界與險地原則 第9 章 第三世界田野研究倫理—寮國的場域............................................................... 77 第10 章 學術、學位、及維權:毛思迪違反研究倫理事件的始末與後續................. 83 第11 章 中國田野場域的倫理迷惘 ................................................................................. 91 第12 章 「特端文化」之探索:高敏感度非法社群的民族誌研究............................. 97 第四部 舊章再錄與今日啟發 第13 章 民族誌道德與人類學家的困境:臺灣原住民運動研究的例子..................... 109 第14 章 完人、超人、與護權:人類學的倫理迷思..................................................... 125 第15 章 後跋:誠意與 善事的亮點................................................................................ 135 附錄 「剽竊」乎?:從二個人類學學術倫理事件談起................................................. 139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