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869714334 |
定价 |
NT320 |
售价 |
RM50.00 |
优惠价 |
RM44.50 *
|
作者 |
安東‧契訶夫
|
译者 |
丘光 |
出版社 |
櫻桃園文化
|
出版日期 |
2020-12-23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176 页. 20.5.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3.5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本書是這部經典劇作出版120週年紀念版(1896-2016)的修訂版,俄文原典直譯,豐富注釋,邀集藝文界作「海鷗與我」紀念短文,並收錄多篇專文導讀與評介文章。
這齣劇不僅對契訶夫本人意義重大,它轉變了契訶夫的戲劇創作之路,也對世界劇壇影響深遠,田納西.威廉斯自陳師承契訶夫,認為《海鷗》是最偉大的現代劇,而世界各地的劇場至今仍一再上演此劇,改編成各種藝術形式。
《海鷗》劇情圍繞在一個平凡家庭的鄉下莊園生活,平淡安逸的日常之中,一場家庭戲劇表演引爆了母子兩代對藝術與人生的價值觀衝突,點出擺盪在安於現實與追求理想之間的人生課題。故事裡大大小小的戀愛情節即在日常中反映同樣的人生課題,莊園裡八個角色之間的單戀糾葛不清,最終沒有一個人得到真正所愛。沉悶的生活一再磨耗人的意志,在這個看似毫無出路的生活迷宮裡,有人因而放棄倒下,有人屈服走平順的路,也有人堅持理想努力在困境中追求新生活。
《海鷗》反映的人生困境與出路之爭,百年來一再考驗著苦於現實生活的人。契訶夫從開場的湖邊戲中戲彷彿就暗示著全劇要旨:人透過藝術的精神活動,渴望達到與現實環境的和諧共生,追求永恆的心靈平靜──或許,看戲的觀眾、讀者也跟著思索起該如何走出一條心靈幸福之路。
海鷗象徵自由,牠與大自然湖水的和諧互動,反映現實生活中的人對於幸福的想像與渴求,劇中可以看到三隻海鷗,投射的三種形象便是理想與現實衝突後三條不同的人生道路:一、被打死的海鷗是被現實生活擊垮的人(即放棄自己的特列普列夫),二、海鷗標本是被現實俘虜的人(即沒有個人意志的特里戈林等人),三、自由飛翔的海鷗是不向現實屈服的人(即受挫折仍相信理想使命不斷找機會當上演員的妮娜)。
《海鷗》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初衷,值得深思:我們想要什麼樣的人生?是否始終如一去追求?現實不如預期又該如何面對?
契訶夫終究不會給答案,只留下一貫冷靜的眼神:不去親身體驗人生就永遠不會有答案。
本書特色
1.原文直譯注釋豐富的紀念版修訂版,特輯16篇「海鷗與我」紀念短文
2.全方位認識契訶夫的戲劇:收錄北藝大戲劇系副教授黃建業、作家、東華大學英美語文學系教授郭強生、台北藝術節藝術總監耿一偉的導讀評介專文
名人推薦
藝文界給《海鷗》120週年的紀念短文「海鷗與我」:
呂柏伸、李時雍、李歐梵、夏夏、耿一偉、郭強生、陳佳穗、童偉格、黃建業、楊美英、楊澤、歐茵西、鄧九雲、黎煥雄、賴聲川、謝哲青(按姓名筆劃排序) |
|
|
|
|
|
|
|
|
|
|
|
|
|
|
目錄
《海鷗》(四幕喜劇)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第四幕
【紀念短文】「海鷗與我」──提煉經典的十六個瞬間 文/呂柏伸、李時雍、李歐梵、夏夏、耿一偉、郭強生、陳佳穗、童偉格、黃建業、楊美英、楊澤、歐茵西、鄧九雲、黎煥雄、賴聲川、謝哲青(按姓名筆劃排序)
【導 讀】飛越時代的《海鷗》 文/黃建業
【推薦文】契訶夫的前衛精神 文/郭強生
【導 論】《海鷗》飛翔的理由,最初與最後 文/耿一偉
【譯後記】我看見三隻海鷗 文/丘光
【年 表】契訶夫之《海鷗》 編/丘光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安東.契訶夫(Anton P. Chekhov, 1860-1904)
俄國小說家、劇作家,他的小說流傳至今讓人一讀再讀,他的戲劇影響世界一再搬演。他的偉大在於創新了小說和戲劇藝術,在文學上有著承先啟後的地位……如果簡單說,他到底是一位什麼樣的作家,值得我們回頭看他,或許可以說,他永遠是最新的作家,某種程度上他幫我們在文學藝術上找到了得以重新開始的「零」,而另一方面,他在作品中所談論的,也使我們看清新舊生活的交界。
契訶夫出生於俄羅斯南方亞述海濱的港市塔干羅格,祖父自農奴贖身,父親經營小商鋪,十六歲時父親因債務問題帶全家避走莫斯科,留下他獨自在當地生活至中學畢業,除了劇院活動的歡樂時光外,大體上這是一段慘澹的青春少年期,但他從沒怨嘆生活的不幸,而是轉化成未來的文學創作。十九歲進莫斯科大學醫學系,就讀期間為了賺稿費補貼家用,開始投稿短文至幽默雜誌,畢業後持續寫作,漸漸成為職業作家。他雖然沒有正式走上職業醫生一途,但經常抽空為平民看病,尤其對當時的鄉村霍亂防疫工作投入最多。
醫學的科學思維也影響著他的文學寫作方式,他曾為自己的客觀寫實立場辯護:「小說家不該是自己筆下人物的裁判法官,而該是中立的見證人……讀者才是陪審團,自會做出評價。」
把醫學當妻子、文學當情婦的他,一面用筆寫小說戲劇,針砭讀者觀眾的心理疾病,一面用醫術診斷病患的生理疾病,以及興建學校等公益活動,救助不少窮困的農民。而他自己卻在盛年死於肺病,直到死前幾個小時還不忘口述創作幽默故事給妻子聽,讓他現實生活中真正的妻子歡笑。
這就是永遠值得我們一讀再讀的契訶夫。
譯者簡介
丘光
國立政治大學東語系俄文組畢業,俄羅斯國立莫斯科大學語言系文學碩士,長年從事俄國文學推介,譯作有:《帶小狗的女士:契訶夫小說新選新譯》、《當代英雄:萊蒙托夫經典小說新譯》、《地下室手記:杜斯妥也夫斯基經典小說新譯》、《關於愛情:契訶夫小說新選新譯》、《海鷗:契訶夫經典戲劇新譯》、《白夜:杜斯妥也夫斯基經典小說新譯》等。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