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奇蹟
|
|
My Stroke of Insight: A Brain Scientist’s Personal Journey |
|
|
|
|
|
|
|
|
ISBN |
9789865250102 |
定价 |
NT400 |
售价 |
RM62.50 |
优惠价 |
RM53.75 *
|
作者 |
吉兒.泰勒
|
译者 |
楊玉齡 |
出版社 |
天下文化
|
出版日期 |
2020-12-10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304 页. 21. |
库存量 |
有库存 下单后7天内发货。请跟海运/空运书分开下单否则将影响发货时间(发货时间以海运/空运订单为准)。 |
|
电子书试读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我們都有能力去選擇,這一刻,我們要成為怎麼樣的人。
——吉兒.泰勒
每顆腦袋都有自己的故事,而這個故事是屬於泰勒的……
泰勒是哈佛大學的腦科專家,從事研究之餘,也指導年輕醫生有關人腦的知識。
無論專業生涯或個人生活可說是一帆風順,
然後意外發生了,玫瑰人生與美好未來頓時化為泡影。
1996年12月10日的早晨,一股撕裂腦門的痛楚慢慢將泰勒催醒,
恍惚之中,她發覺自己的腦袋出了問題,
短短4個小時內,眼睜睜看著自己的認知能力逐步惡化,
沒有辦法處理透過感官從外界蒐集來的刺激。
遭逢嚴重腦溢血的她,不像一般人面對中風時的無助,
反而透過腦科學家的專業知識,設法求援,並面對這棘手的人生考驗。
這本書是泰勒在那沉寂的心智迷宮裡的旅途日誌,
剖析了這場突如其來的腦中風意外,她所學到的腦部知識。
這趟進入右腦意識的旅程中,
泰勒瞭解到頭腦內迥異、各有高超能力的兩個半腦,
它們的差異能協助我們更圓滿的處理生活中的各種關係,
更準確的將心中的思想、情感投射到外部世界裡,
並且理性的選擇我們所要的生活方式。
讀到最後,你會發現書中所談的不是「中風」,
更正確的說,中風只是一個創傷事件,透過它,內心的洞見因而產生。
本書談的是我們人腦的美麗與彈性,因為它天生就有能力不斷去適應變動與恢復功能。
泰勒期望的是,只要有一個人是因為讀了〈中風那天早晨〉那一章,
而認出中風徵兆,並向外求救,那麼她康復後所致力的經驗分享就值得了。 |
|
|
|
|
|
|
|
|
|
|
|
|
|
|
目錄
前言 敞開心房,打開腦門
第一章 吉兒中風前
第二章 中風那天早晨
第三章 展開求救行動
第四章 靜下來,堅持下去
第五章 回歸混沌的嬰兒狀態
第六章 神經科加護病房
第七章 第二天:次日早晨
第八章 第三天:吉吉進城了
第九章 回家休養,準備動手術
第十章 立體定位顱骨切開術
第十一章 我最需要的
第十二章 康復里程碑
第十三章 中風帶給我的洞察
第十四章 我的左腦與右腦
第十五章 掌握自己的主權
第十六章 感謝細胞,尊重多維迴路
第十七章 尋求內心的平靜,達到涅槃
第十八章 照顧心靈園地
附錄
簡單的科學
左右半腦不對稱
中風復原建議
附錄A:十項評估問題
附錄B:四十件我最需要的事情
哈佛腦庫歌:一─八○○─腦庫!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吉兒.泰勒 Jill Bolte Taylor
美國神經解剖學家,任職於印第安納大學醫學院。
身兼哈佛大學腦組織資源中心(簡稱「哈佛腦庫」)的代言人,以及中西部質子放射治療研究所的神經解剖學顧問。
自1993年起,積極參與美國精神疾病聯盟的各項事務,曾任該組織的全國董事。
2008年,獲選美國《TIME》時代雜誌全世界百大影響力人物。
目前定居於印第安納州的布魯明頓。
譯者簡介
楊玉齡
輔仁大學生物系畢業。曾任《牛頓》雜誌副總編輯、《天下》雜誌資深文稿編輯。目前為自由撰稿人,專事科學書籍翻譯、寫作。
著作《肝炎聖戰》(與羅時成合著)榮獲第一屆吳大猷科普創作首獎金籤獎、《台灣蛇毒傳奇》(與羅時成合著)榮獲行政院新聞局第二屆小太陽獎。譯作《生物圈的未來》榮獲第二屆吳大猷科普譯作首獎金籤獎。另著有《一代醫人杜聰明》;譯有《瘟疫與人》、《大腦開竅手冊》、《兒腦開竅手冊》、《基因聖戰》、《醫學的藝術》、《意識之川流》等數十冊(以上皆天下文化出版)。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