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島.熾情.吳炫三(附DVD)
|
|
Wu A-Sun(1942-) |
|
|
|
|
|
|
|
|
ISBN |
9789865321406 |
定价 |
NT600 |
售价 |
RM93.80 |
特价 |
RM84.42 *
|
作者 |
陳長華
|
出版社 |
藝術家
|
出版日期 |
2020-12-15 |
装订 |
平裝. 全彩印刷. 160 页. 26. |
库存量 |
購買後立即進貨 抱歉!此书没有开放空运服务,只能船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如需空运请洽客服。 库存有限或需要调货,订购时间可能延长。如无法订购则将通知进行退款。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吳炫三(1942-)
吳炫三出生於臺灣宜蘭,就讀淡江中學期間,受到畫家陳敬輝的啟蒙,開始專注於美術。就讀師大美術系時,吳炫三深受恩師廖繼春的幫助和引導,拓展了學習視野。大學畢業後,前往西班牙皇家美術學院深造,隨後轉往美國紐約,接受前衛藝術的洗禮。
1979年起,熱愛自由,不受拘束的吳炫三,為了效法他崇敬的畢卡索、馬諦斯等西洋藝術大師,深入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中南美洲的亞馬遜河、南太平洋群島的原始森林和洞窟等地探險,從沙漠的熾熱陽光、原住民的樂舞、巨石雕刻與面具紋飾等異文化風采中,獲得更澎湃的創作養分,作品從此轉變成更具爆發力與狂放的風格。
多年來,吳炫三創作出可觀數量的作品,且類型豐富多變。1995年起,他以臺灣排灣族的百步蛇圖騰為靈感,發展出專屬的紅、黑、白圖騰與陰陽符號;1997年,他開始採用工業材料的廢鐵、五金,結合自然界的獸骨,創作出獨創一格的雕塑,藉此表現人類文明與大自然之間互相辯證的深層寓意;2013年後,吳炫三更跨足水墨領域,以狂寫墨,結合東方哲學的「氣」與「道」概念,展現別具個人風格的磅礴氣勢。
吳炫三歷年來獲獎無數,包括「吳三連先生文藝獎」、「國家文藝獎」,以及法國文化部頒發「藝術與文學騎士勳章」等多項榮譽。半個世紀以來,他已在臺灣、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西班牙、北京等地舉辦過海量個展,作品更廣受海內外各知名機構典藏。
作為一名享譽國際的全方位藝術家,吳炫三身體力行,他用自己的雙腳走過世界上最偏遠的角落、最冷僻的島嶼後,以強勁而騷動的狂筆捕捉異國大地與文化多采多姿的精髓,揮灑出隱含在人類文明中那強烈飽滿的生命能量。
本書特色
「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系列叢書
精選十位各擅油畫、版畫、水墨、素描、書法等領域之臺灣資深美術家
細述他們生命旅途中的層層風景,以及銘刻在臺灣藝壇的美術成就
全套書以深入淺出的文字、精美細緻的圖版,結合電子書與影音的多元化閱讀模式
為讀者打造一套兼具美感、質感,輕鬆認識臺灣美術史的優質讀物 |
|
|
|
|
|
|
|
|
|
|
|
|
|
|
目錄
1. 宜蘭種田人之子………9
父親的斯巴達教育………10
留級兩次的「四兩命」孩子………12
圖畫老師王攀元和人像畫………14
2. 前輩大師引領藝術路………17
淡江中學和啟蒙恩師陳敬輝………18
師大美術學系和廖繼春老師………23
拜師姚夢谷學習老莊和易經………29
崇拜巨匠哥雅.留學西班牙………33
紐約畫照相寫實兼修禪佛………36
3. 原始世界的冒險………43
為非洲獵奇辭職賣屋………44
佩刀持槍勇闖亞馬遜河………54
陽光和節奏.撒哈拉沙漠的啟示………63
藍天.巨石.浪花.南太平洋傳說………71
4. 藝道的狂徒………77
〈格爾尼卡〉風波………78
隨身攜帶筆記簿速寫記錄………83
印尼國寶巨木孕育的雕塑………90
收藏封存記憶也是靈感來源………96
5. 創作演變和風格建立………103
接受學院教育.志在出類拔萃………104
擷取歐洲古典和現代藝術之長處………106
嶄新繪畫語彙來自非洲陽光啟示………113
善用多媒材引爆創造力………117
使用紅黑白和陰陽符號建立風格………122
晚近主攻水墨.狂野畫黃山………128
6. 展覽與榮耀………137
巴西聖保羅雙年展與森巴嘉年華………138
「臺灣西畫的鬼才」在「雕刻之森」………139
巴黎首展和文化藝術騎士勳章………146
全方位的世界藝術家………150
附錄
吳炫三生平年表………156
參考資料………159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陳長華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管理學碩士
經歷:
《聯合報》記者、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國立故宮博物院專門委員、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專門委員等職。
著作:
.《臺灣現代美術大系:抒情印象繪畫》、《童心.創意.劉興欽》、《寫景.抒情.何肇衢》、《綺麗.寫實.陳輝東》、《浪漫.夢境.許武勇》等。
.兒童讀物「臺灣美術家系列」《黃土水》、《廖繼春》、《陳澄波》等。
.散文《最初的溫柔》、《美感經驗》、《打開記憶的盒子》等。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