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滋世界
|
|
AIDS in the World II |
|
|
|
|
|
|
|
|
|
|
|
|
|
|
|
|
|
|
|
|
從古到今的長廊就是本書的主題。為了要回應本書所描述的三個互相連結的全球趨勢,包括,此一大流行已加深及擴大;國際及國內的抗愛滋運動已達平原期;目前的防治工作雖已有進展但仍不足;我們需要一個能夠分析此一大流行的方法。
對於從事愛滋防治工作或身受其害的人而言,公共衛生的手段雖然已盡力在實施,但仍無法對抗此一大流行並減少其殘害的程度。
或許愛滋病的防治工作把拒絕接受那些“不可接受的”人及持續相信是可以改變的人拉在一起。我們在寫這本書時,為自己訂下了一個目標,那就是我們要超越僅僅描述一個疾病的大流行,超越對目前方法的批評(我們也必須負一部分的責任)。基於全世界在社區及國家的防治經驗,相關的研究及對防治活動的評論,我們對目前的防治工作的主要限制已有所瞭解:對於此一大流行的社會層面我們仍束手無策。而此一瞭解,使我們願意去對愛滋病的“社會的易受侵害性”有所行動,如此方能有效地改變行為,達到將這一大流行連根拔起的目的。
藉著描述大流行及其演變,目前的科學進展,並思考特定人群對此一流行在社區及全國的反應,「愛滋世界」發展出一套愛滋防治的新理論。不管未來的流行多複雜,此本書在我們齊心協力共同對抗愛滋的行動中永遠充滿希望與信心。
|
|
|
|
|
|
|
|
|
|
|
|
|
|
|
目錄
第一部 愛滋病全球流行趨勢及其衝擊 1
第1章 全球概觀:一個強而有力的愛滋病全球大流行 3
第2章 HIV/愛滋病全球流行動態 38
第3章 HIV/愛滋病全球大流行的演變 54
第4章 HIV的傳播和性行為的混合模式 69
第5章 與HIV相關的肺結核大流行 85
第6章 HIV流行病學和女性的性病 95
第7章 特定國家的經濟影響和各部門的衝擊 108
第8章 HIV/愛滋病對社會及政策的影響 115
第二部 愛滋病學問的未知領域 127
第9章 社會科學和行為科學對防治HIV/愛滋病的貢獻 129
第10章 愛滋病的治療:問題、過程及潛力 158
第11章 長期存活者:我們能從他們身上學到什麼? 163
第12章 HIV-2:目前的認識以及未確定之處 169
第13章 HIV傳染及病理變化的異質性 174
第14章 HIV疫苗的發展-目前的進展及所遭遇的問題 183
第15章 開發中國家對愛滋疫苗效用的試驗的準備工作 189
第16章 由女性所主導的預防愛滋病的方法 193
第17章 誰在決定全球生物醫學研究的綱要? 199
第18章 愛滋病的研究:團結?競爭?還是互助? 202
第三部 個人及團體對愛滋病的反應 209
第19章 婦女的愛滋病 210
第20章 女性的HIV:知識上的差距有哪些? 223
第21章 青少年與HIV/愛滋病 230
第22章 男同性戀及愛滋病 246
第23章 異性戀之性行為模式 253
第24章 減少注射藥癮者的危險 258
第25章 監獄中的愛滋病 262
第26章 兒童的愛滋病 267
第27章 愛滋病大流行造成的孤兒 272
第28章 血液與血液製品的安全 281
第29章 我們是否從過去經驗中學到教訓? 296
第四部 各機構對愛滋病的反應 304
第30章 各政府的全國愛滋防治計畫 306
第31章 人權對愛滋病的回應 318
第32章 民間組織 333
第33章 私人公司對愛滋病如何反應? 354
第34章 聯合國對於HIV/愛滋病的反應 361
第35章 防治愛滋政策的資金來源:官方的發展援助 367
第36章 照顧愛滋病患的成本 382
第37章 全球在愛滋病預防、照顧及研究上的花費 407
第五部 從流行病學到易受害性到人權 421
第38章 發現與回應的歷史 423
第39章 個人與計畫的易受害性 436
第40章 社會的易受害性:脈絡分析 439
第41章 從易受害性到人權 459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