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國本為警,警為本國。」──林慎 現代警察跟主權國家相輔共生, 唯警察的認受性不是與生俱來的。 當警察認受出現危機,社會秩序與文化文明如何維持? 當「警察淪為國家機器」一說成為主流,我們到底正面對甚麼問題? 由古希臘到十七世紀的法國, 再到明治維新時期日本出現「警察」一詞, 警察的角色至今理所當然地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 惟其功能在歷史中不斷演化,未見止息,使人容易渾忘它的前世今生。 從社會學角度觀看, 警察延伸自公權力,演繹合法武力, 但武力的使用何謂恰當?何謂不當? 若使用武力時欠缺正當原因,「沒有警察,何來治安?」一說還是否正確? 警察人數及裝備提升、警權擴張,將為社會、人民帶來甚麼影響? 從文化角度觀看, 《無間道》到《毒戰》,警察亦經常出現在本土文化意象中, 我們可以怎樣理解警察在虛構及現實中的意義?如何與他們的認受性扯上關係? 劍橋大學法律學院犯罪學家林慎以分析哲學的框架,建立正統遊戲,再從合法性、程序公義、分佈公義和表現四個層面切入,重塑警察正統論,放諸世界各地以至今日香港都具有深刻的啟示意義;他帶領讀者對警政活動、公權力作深邃思考甚至主張,抵抗成為文化庸人的命運。 -作者同時具犯罪學、社會科學及哲學學術背景,其觀點廣泛及多元融合,深入淺出分析警政課題 名人推薦 本書得沈旭暉博士、黃國鉅博士及好青年荼毒室不同界別代表推薦 好評推薦 「林慎的最新著作《警國論》,文采斐然,自成一家,並不是一般意義上分析警 察的書籍,而是把警政研究上升到哲學高度的重要嘗試……具有相當國際視野,見人所未見,絕對值得細讀。」 ——沈旭暉博士 GLOs創辦人 國際關係學者、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客席副教授 「如今香港警察同樣有政治中立的必要,有一天轉型正義來臨,香港警察也要大幅改革,建立一隊效忠香港人的警隊,才能重建與市民的互信。而到時這本書會是重要參考。」 ——黃國鉅博士 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副教授 「《警國論》開首兩章對於荼毒室的讀者來說略為學術,但讀下去則有漸入佳境 的感覺。此書的基本關懷是『甚麼是警察/警察為何物』的問題,如果讀者一直有思考這類問題,便不難在此書遇到啟發之處。」 ——MK Kong@好青年荼毒室 哲學推廣平台好青年荼毒室成員
推薦序 沈旭暉博士 推薦序 黃國鉅博士 推薦序 好青年荼毒室 導讀 一步之遙 第一章 公道Rightfulness──為甚麼說警政是無所不在的審判? 第一節 警國The Policieria 第二節 如何定對錯? How to make the call? 第三節 從古希臘到維多利亞市From ancient Greece to the City of Victoria 第二章 警與察 Policing as forms of life──生命形式的蛻變與觀察 第四節 正統遊戲The Legitimist Game 第五節 原理The Mechanism 第六節 重塑核心價值Translation of Dimensions 第三章 我們 We ──誰成為誰…… 第七節 文化作為方法Culture as Method 第八節 氣魄Ethos 第九節 海的邊界The Boundary of Waters 總語 警國之路 後記 「名有薄氣」 英文版導讀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林慎(San Lam) 受訓於劍橋大學法律學院,香港大學內擔任名譽研究員,專研認受理論及分析哲學式框架,穿梭英法中港作研究和專題演講。犯罪學社會科學碩士,物理學理學士。讀寫雖見礙,踏雪方留痕,沉思著書,也談生活文化萬象。文章散見於《立場新聞》、《關鍵評論網》及《香港獨立媒體》等。目前正編寫精神續作小說《來國──海的邊界》(暫名)與《警國論II》。
买了这本书的人也买...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