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輯收錄培列姆特演奏貝多芬、蕭邦、孟德爾頌、拉威爾的作品,錄於1982-1990年間。其中貝多芬的第二十一號奏鳴曲「華德斯坦」錄於1990年,此時大師高齡八十六。在技巧上或許已稍嫌力有未逮,但培列姆特一貫的嚴謹和對樂譜的忠實仍然領導了音樂的詮釋。錄音本來就少的培列姆特,德奧曲目的錄音更少,本輯收錄的貝多芬和孟德爾頌愛樂者絕對不能錯過。
1904年出生於立陶宛,培列姆特從老師莫茲柯夫斯基那裡,奠定了鋼琴彈奏技巧的基礎。之後舉家移民法國,進入巴黎音樂院隨大師柯爾托學琴。培列姆特錄了許多蕭邦鋼琴作品,應該與師事柯爾托有著很大的關係。從培列姆特的蕭邦鋼琴作品錄音中,也可以發現他受到柯爾托很大的影響。
培列姆特在巴黎音樂院期間贏得幾項比賽之後,得到機會和大師拉威爾會面,並獲得拉威爾親自教導其所有鋼琴作品的演奏要領。他不但是目前碩果僅存受過拉威爾親自指導的鋼琴家,也是唯一一位在大師面前演奏其所有鋼琴作品的鋼琴家。在此期間,培列姆特也有幸受到另一位法國大作曲家佛瑞的青睞,得以和作曲家當面討論他的鋼琴作品。這些機緣使得培列姆特在法國鋼琴音樂的詮釋上,有著特殊而崇高的地位。
二次大戰期間,培列姆特暫時停止了演奏事業,戰後於1950年在巴黎復出。同時在1951到1977年間,他一直擔任巴黎音樂院鋼琴教授。此外,培列姆特也經常擔任國際鋼琴比賽的評審,在歐洲是一位相當著名的鋼琴教師。
培列姆特的錄音不多,主要以Nimbus的發行為主,錄音曲目從他所擅長且負盛名的蕭邦、拉威爾、佛瑞、舒曼,到貝多芬、德布西、巴哈等,足以完整了解大師的演奏曲目與詮釋風貌。
演奏舞台與掌聲一直不是培列姆特所追求的,他以自己鍾愛的拉威爾和蕭邦為主要演奏曲目,他要的是純粹鋼琴音樂藝術之美,事實上他也做到了。培列姆特已於2002年逝世,享年九十八歲。(Nimbus)
本輯曲目: 1-2. 貝多芬:C大調第二十一號奏鳴曲「華德斯坦」Op.53 3. 蕭邦:升c小調第三號詼諧曲Op.39 4. 孟德爾頌:d小調莊嚴變奏曲Variations serieuses Op.54 5-9. 拉威爾:鵝媽媽組曲Ma Mere l’Oye
鋼琴:培列姆特Vlado Perlemuter 錄音:1982年 (5-9)、1986年 (4)、1990年 (track)
★培列姆特在Nimbus的發行: NI-5108 紀念專輯1:舒曼:克萊斯勒魂Op.16、交響練習曲Op.13 NI-5165 紀念專輯2:佛瑞:主題與變奏Op.73、夜曲(選曲)、即興曲(選曲)、船歌Op.66 NI-5209 紀念專輯3:蕭邦:四首敘事曲、升f小調波蘭舞曲、幻想波蘭 NI-5299 紀念專輯4:李斯特:b小調奏鳴曲、舒曼:C大調幻想曲Op.17 NI-7713/4 紀念專輯5:拉威爾2CD NI-5133 紀念專輯6: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熱情」、「告別」、英雄變奏曲Op.35 NI-5340 紀念專輯7:孟德爾頌:莊嚴變奏曲Op.54、貝多芬:華德斯坦奏鳴曲、蕭邦:第三號詼諧曲、拉威爾:鵝媽媽組曲 NI-5064 紀念專輯8:蕭邦:24首前奏曲Op.28、前奏曲Op.45、幻想曲Op.49、搖籃曲Op.57 NI-5095 紀念專輯9:蕭邦:練習曲Op.10、Op.25、三首新練習曲 NI-5393 紀念專輯10:蕭邦:第三號詼諧曲Op.39、馬厝卡(選曲)、塔朗泰拉舞曲Op.43 NI-5038 紀念專輯11:蕭邦:第二號奏鳴曲Op.35、第三號奏鳴曲Op.58、船歌Op.60 NI-5080 紀念專輯12: 巴哈:義大利協奏曲、德布西:為鋼琴、印象第一冊、快樂島、蕭邦:馬厝卡(選曲)、塔朗泰拉舞曲Op.43 NI-5157 貝多芬、莫札特:鋼琴與木管五重奏 NI-1764 培列姆特:蕭邦錄音專輯6CD,詳細曲目請上網查詢
【得獎榮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