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破擊假新聞:解析數位時代的媒體與資訊操控
|
|
Beating Fake News: Media and Information Manipulation in the Digital Age |
|
|
|
|
|
|
|
|
ISBN |
9789571468280 |
定价 |
NT320 |
售价 |
RM50.00 |
作者 |
蘇蘅,陳百齡,王淑美,鄭宇君,劉蕙苓
|
出版社 |
三民
|
出版日期 |
2020-08-21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204 页. 21.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2.0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你受夠假新聞了吧?
還是......你根本沒發覺?
「探討假新聞的案例和研究近年大量出現,表示這個議題實在太重要,影響層面也太大了。
由於訊息多元,來源複雜,加上網路上很容易形成群聚,甚至大家容易拼貼合製訊息,因此如何理解外在世界的『真實』是什麼,變成很大的挑戰。
只靠谷歌大神,或只依賴網路為唯一訊息來源,往往容易使自己成為假訊息的受害者。
不,在一個人人可以發聲,但又一人一把號的時代,人們如何找真相呢?
本書希望帶著大家從不同層面討論『假新聞』這個議題,讀者便能更深入理解假新聞有很多不同面向。」
-(摘自本書序言)
誰在製造假新聞?
.為了促銷產品或抹黑對手的商人
.在網路上發表嘲諷文的「鄉民」
.操弄民意的政治人物
.守門失靈的媒體
......
假新聞如何騙取我們的信任?又是如何流竄?
.製造離譜誇大的內容
.伴隨真實新聞一起發出
.礙於人情難以拆穿親友群組中的假新聞
.點閱率至上的商業分紅機制
.電腦科技讓內容產製門檻降低,人人在網路上都可即時傳遞訊息
.社群媒體的演算法形成「同溫層效應」
.利用「社交機器人」大量發送訊息、創造假評論
......
我們該如何辨識真假?
.確認內容來自於可信的機構
.檢視文中用語是否符合邏輯
.與其他事實查核者或組織協力合作
.利用搜尋引擎「以圖找圖」功能追蹤圖片出處
.留意新聞中是否有採訪事件關係人、關係人如何發言、與此事件是否真的有關
.培養「問對問題,找答案」的批判思考能力
......
|
|
|
|
|
|
|
|
|
|
|
|
|
|
|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假新聞的定義和發展
假新聞現場
假新聞氾濫的時代
「假新聞」如何造假
假新聞為何難以分辨真假
假新聞的使用與媒體素養
本書內容與重要議題
第二章 日常生活中的假新聞:假新聞環境形成的科技因素
假新聞現場
去中心化的資訊傳遞模式
數位匯流與以假亂真
未經深思熟慮的即時分享
傳統新聞媒體之沒落與失信
小結
第三章社群媒體平臺與假新聞擴散
假新聞現場
假新聞破壞了社會信任
社群媒體常見的假新聞類型
假新聞在社群媒體的擴散
社交機器人加速假新聞擴散
YouTube 頻道流傳許多假新聞
社群媒體平臺的打「假」行動
社群媒體平臺與群眾協力對抗假新聞
第四章對抗假新聞:如何進行事實查核?
假新聞現場
對抗假新聞
事實查核
事實查核的效果
當代查核組織發展
事實查核個案
事實查核作為專業領域
第五章畫面不一定就是真相:影音新聞篇
假新聞現場
假消息?還是假新聞?
新聞線上的「防假」機制
守門布局
電視媒體守門失靈
網路影音真真假假
守門失靈的後果
迎接有圖不一定有真相的年代
第六章假新聞與問責
前言
影音新聞真與假
社群媒體平臺的問責
新聞媒體的問責
參考資料
附錄:假新聞查證參考資訊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蘇蘅(第一章、第六章)
▋學歷/政治大學新聞學研究所博士、密西根州立大學傳播學碩士
▋現職/政治大學國際合作長、政治大學新聞學系教授、聯合報「名人堂」專欄作家
▋經歷/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主任委員(第三屆)、中華民國新聞評議委員會委員、衛星電視公會新聞自律委員會委員
王淑美(第二章)
▋學歷/英國蘭開斯特大學社會學博士、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
▋現職/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副教授
▋經歷/聯合報財經記者、中國時報財經記者
鄭宇君(第三章、第六章)
▋學歷/政治大學新聞學研究所博士、政治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
▋現職/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副教授
▋經歷/玄奘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助理教授、副教授、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博士後研究員、經濟日報財經記者
陳百齡(第四章)
▋學歷/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教育工學博士、政治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
▋現職/政治大學新聞學系教授
▋經歷/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副院長、新聞學系主任、中央社董事、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評審、資訊社會研究學會理監事會監事、中華傳播學會副理事長、第一屆數位金鼎獎評審小組委員、第一屆數位金鼎獎評審小組委員、廣電處衛星電視審查委員會委員、印第安那大學視聽中心專案經理
劉蕙苓(第五章、第六章)
▋學歷/政治大學新聞學研究所博士、政治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
▋現職/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兼任副教授、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副教授、臺北藝術大學文化資產與藝術創新博士班副教授
▋經歷/電視新聞資歷21年。華視研究員、製作人兼主持人;中視新聞部新聞企畫室主任、製作人;中視新聞部記者、主播、採訪中心副主任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