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推薦序 我們與惡的距離其實很近 推薦序 不一樣的犯罪心理學 推薦序 讀《人性越界.犯罪心理解剖書》有感 推薦序 是罪?還是惡? 各界專業推薦 作者序 走進犯罪人的心理之路 前言 秩序、懲罰與罪犯偵查 第一部 讓我們認識犯罪 第一章 犯罪是什麼? 如何「看」犯罪 犯罪的法律定義 犯罪三元素 犯罪與被害 ︱為什麼某些人經常成為被害者? 犯罪心理學的發展與起源 什麼是犯罪心理學? 偏差與犯罪的差異及犯罪心理特徵 ︱同一犯罪人會有多種還是單一犯罪行為? 少部分的人犯了大多數的罪 ︱在歸類犯罪類型上的困境 犯罪黑數與刑事漏斗 犯罪行為的發展與預測 偵查心理學中的犯罪剖繪 ︱犯罪有好處嗎? 懲罰的心理學基礎 ︱懲罰對預防犯罪到底有沒有效? 犯罪行為的心理學理論 第二章 犯罪心理與行為的基本思考問題 司法與精神醫學的交界 犯罪人是理性還是非理性 法律與心理學如何看待犯案當下的精神狀況 自律與犯罪 先天與後天 心理疾患與犯罪 ︱犯罪人的心都很邪惡恐怖嗎? 犯罪的生理因素 ︱能一眼就看出犯罪人嗎? 犯罪的生涯發展 路西法效應 華人本土心理觀 犯罪人思考特徵 ︱馬路上的衝突暴力 ︱犯罪的人有時認為他才是正義的 捲尾猴的公平實驗 第二部 不同犯罪類型的心理解析 第三章 變質的愛,殺了最親密的人! 情殺案件中的愛與恨 恐怖分屍案 如何預防恐怖情人 家庭暴力 不是一走了之就不會被打了嗎? ◆解讀案例◆受暴婦女的反抗——鄧如雯殺夫案 弒親案 攜子自殺的父母到底在想什麼? 第四章 殺人即救贖? 隨機殺童案 無差別殺人者心理社會剖析 ︱隨機殺人犯真的都是隨機的嗎? 第五章 什麼因素開啟變態殺人魔的大腦開關? 連續殺人 ◆解讀案例◆臺灣奪命飛刀手——吳新華強盜殺人集團 連續殺人犯的致命成因 犯罪基因真的存在嗎? 有連續殺人犯基因與腦部缺陷的大學教授 深埋在連續殺人犯心中的犯罪契機 思覺失調症與犯罪行為 臺灣《神鬼交鋒》 兒童不幸成長經驗與重大異常犯罪 ︱在很多犯罪人身上都找得到不幸的童年成長經驗嗎? 同一口灶長大的孩子,為什麼只有他會犯罪? MostEvil研究 第六章 毒癮犯──用錢買刑期! 醒來就是找毒 沉溺毒海是因為失去人際連結 ︱給毒品犯的一封信:一切都變了! 毒癮的人生 為受刑人「算命」! ︱海洛因人生地震圖 用K仔是一種社交行為 為了毒品還是愛情 ︱女性毒癮犯持續重演的人生 第七章 為什麼犯罪與被害都找上我? 遊民與犯罪 第八章 妨害性自主──對人的神聖與自主心靈的殘害 香蕉案 無所不在的狼長輩 性被害創傷不只是一場感冒 ︱「這世上最可怕的動物是男人……」 性侵害犯罪的司法偵辦 二次傷害 修復式正義 ︱為什麼民眾常不站在被害者那邊? 第九章 不是一句「涉世未深」了得,讓人又氣又同情的少年犯 一群上錯車的人 少年寧當兄弟 中輟與青少年的危機樹理論 少年幸福感與犯罪成反比 第十章 No money, NO honey. 介於合法與非法之間的幫派經濟 轉型中的臺灣幫派與組織 黑吃黑 第十一章 不要傷害我,我只想好好上學 校園霸凌與被霸凌者 站起來,拒絕被霸凌的命運 霸凌的長遠影響 第十二章 綁架──挾天子以令交贖 綁架案 ︱綁架案的法律與心理關係歷史演變 最揪心的擄童案 為何人質會戀上加害者? 第十三章 忍不住的欲望,就是「手」想偷 第三隻手 哪裡有錢往哪裡去 ︱竊盜犯入監後,會有哪些心理矯正方案, 以減低出獄後的再犯率? 第十四章 利用合法權勢信任下的不義之財 白領犯罪不一定是白領 貪瀆犯罪 ︱養老鼠咬布袋——家賊難防 第十五章 暴走的老人 老人殺老人 ︱衝動的危險性 晚節不保的老年犯罪現象 第十六章 那把火,燒出冰冷的心 縱火犯罪 第十七章 神棍的話術與心理陷阱 假藉神威的神棍犯罪 ︱為什麼高學歷的人,無法分辨神棍的話術? 第十八章 「喝一口有關係!」別因僥倖毀了一生 酒駕犯的過度自信與僥倖心態 ︱犯罪的僥倖心態 第十九章 媒體、電玩與攻擊行為有關係嗎? 是你玩暴力電玩,還是暴力電玩「完」了你 暴力電玩造成攻擊行為 第三部監獄 第二十章 監獄是個超大臺的時間收集器 監獄的作息 監所最怕遇到的三件事 受刑人最怕遇到的三件事 同學最怕哪種同學? 坐牢也是要花錢的 坐牢也可以賺點錢 ︱受刑人最希望獲得什麼? 監獄受刑人最怕遇到見紅的日子 監獄裡的會客菜 ︱受刑人出獄那刻都會有人來接嗎? 一個被遺忘的地方 ︱被關也算是一種孝順 第二十一章 你我都在同一片天,但他們的有格子 監禁之心理影響 監獄裡的教化困境 ︱犯罪人為什麼一直關不怕? 監獄裡的特殊收容人 監獄裡的特殊監所 監獄的社福化 第二十二章 死囚的夕陽餘暉,活著只是為了等死! ︱死囚症候群 ︱死刑犯因為想死而翻讀《刑法》 ︱跟死刑犯晤談的意義在哪裡? ◆解讀案例◆臺灣史上最年輕的死刑犯——湯英伸 結語不只是想知道你在想什麼, 更想知道你為什麼會這樣想?
作者簡介 陳建安 大三開始便出入監所至今二十年以上,本身生命經驗就是非典型。接觸過少年、成年到死刑犯,一直覺得跟監獄受刑人談話,比起跟學生聊還容易的大學老師。 學歷: 英國羅浮堡大學 (Loughborough University)社會科學系心理學博士 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法學碩士 現任職於: 玄奘大學應用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臺灣諮商心理學會監事 法務部矯正署宜蘭監獄毒品防制計畫督導 經歷: 玄奘大學應用心理學系系主任 法務部矯正署台北看守所戒毒班團體輔導授課教師 法務部矯正署台北看守所極刑犯個輔老師 專長與研究興趣: 犯罪心理學 矯正心理學 犯罪學 社會心理學 繪者簡介 姜惟清 一九八八年出生於高雄,從事臨床心理工作。從小總會在課本、各種不要的紙上畫圖,深信繪圖能夠表達語言以外,更多、更豐富的意涵,因此對插畫及投射繪畫有濃厚的興趣。近年來開始參與招牌設計及平面海報設計,未來期待能有更多與心理學相關書籍的合作。
买了这本书的人也买...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