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浪漫主義文豪大仲馬的代表作之一,曾改編為電視劇、電影、動畫、影集……
劍客的精神:「我為人人,人人為我。」是書中主角們最為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話。
法國大文豪雨果曾形容大仲馬:「宛如伏爾泰再世。在這受盡恥辱噤若寒蟬的法蘭西,大仲馬是我們最大的安慰。」
武俠小說大師金庸也曾說:「此書對我一生影響極大,我之寫武俠小說,可說是受了此書的啟發。」
《巴黎三劍客》為大仲馬1844年創作的一部以歷史事件為題材的小說。
完美結合了歷史與虛構、愛情與陰謀、沉淪與激情!
在冒險中演繹著驚心動魄的善良與邪惡、忠誠與背叛,還有友誼與青春……
※本書完整收錄原書內容,非一般市面上的刪節版!以供讀者一窺全本精華,更能了解作者深意。圍攻拉羅舍爾之戰是路易十三王朝一個重大的政治事件,也是紅衣主教一個重大的軍事舉措。
紅衣主教發動這場圍攻戰既有政治意圖也有個人意圖,但就對主教閣下的影響來說,他的個人意圖也許比政治意圖還要大。
任何人的目光都比不上紅衣主教黎塞留,他的目光極富洞察力。達達尼昂覺得自己渾身的血液在沸騰,全身打哆嗦。紅衣主教對達達尼昂的來歷一清二楚,並意圖招攬他到自己衛隊中當一名掌旗官。然而,達達尼昂所有的朋友都是國王火槍隊和衛隊裡的人,而仇敵又全是紅衣主教的部下。在此情況之下,如果達達尼昂接受了紅衣主教的提攜,可想而知的是,必會遭到眾人鄙視。
遭拒的紅衣主教狀似優雅地表明自己不會記恨達達尼昂,但又語帶特殊含意地對他說:
「今後,如果您遇到了什麼不幸,您就要想到,我曾找過您,我做了我能做的一切,我本不想讓這一切不幸降臨於您的。」紅衣主教這最後一句話在達達尼昂內心所引起的那種驚恐感,比一句直接的威脅來得更猛烈!
大仲馬(一八○二至一八七○)原名亞歷山大.仲馬,十九世紀的浪漫派戲劇家和著名的報章連載小說作家。他生於巴黎附近的維萊科特雷縣城,父親是拿破崙軍隊中的將領,後因對拿破崙不滿而遭冷遇,從此家道中落。大仲馬自幼父母雙亡,生活貧困,十歲前只上過幾年小學。貧困的生活迫使他過早地挑起了謀生的重擔,早年當過見習生、文書等。由於對波旁王朝的憎恨,他參加了一八三○年的七月革命,一八三一年任炮兵連副連長。因為他的共和觀點,當局下令要逮捕他,致使他以旅行為藉口,輾轉到義大利、德國、瑞士等地。這些經歷為他日後的創作打下了基礎。大仲馬自學成才,一生寫的各種著作達三百卷之多,主要以小說和劇作著稱於世。大仲馬信守共和政見,反對君主專政。由於他的黑白混血人身分,其一生都受種族主義的困擾。
《巴黎三劍客》是大仲馬的成名作。作為一部以歷史事件為題材的傑出通俗小說,它將宮廷爭鬥、風流韻事與巴黎三劍客的冒險經歷巧妙地結合在一起,讀來生動曲折,在藝術上塑造了一群生動鮮明、性格各異的人物形象;在思想內容上真實再現了十七世紀上半葉法國統治階級之間的明爭暗鬥、互相傾軋的政治局勢。一個多世紀以來,本書已被世界各國譯成多種文字。人事滄桑,星移斗轉,但本書始終風靡於世,膾炙人口,一直暢銷不衰,成為一部受世人推崇的世界文學名著。
相信每一位讀者在讀完這本書後,都會被故事展現的傳奇色彩與智慧光芒而深深震撼。
法國文學批評家阿爾梅拉在《亞歷山大.仲馬和〈三劍客〉》一書中指出:「三位才華大相逕庭的作家共同寫出這部小說:庫爾蒂茨制訂了梗概和情節;馬凱擬了初稿;仲馬賦予它生動的敘述、對話、風格與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