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張岱主張讀經不因襲前人注解,而是在石火電光一閃間悟出某種妙解,強調有「遇」於心。他廣採前人論述,結合自己的想法,寫成《四書遇》。通過朋友圈的現代形式和盡可能平實的翻譯,本書嘗試幫助讀者更好地進入《四書遇》的世界,從中獲得啟發和助益。戰國人孟軻,繼承發揚孔子的思想,被尊為僅次於孔子的儒家宗師、“亞聖”。《孟子》一書,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讓人們擴充這一善念,心居仁,行由義,其浩然之氣,發人警醒,其仁政愛民的思想,澤被百代。 名人推薦 把儒家經典、諸子百家語和禪宗機鋒語陶冶在一起,說得煞有介事,娓娓動聽,文采斐然,這是枯燥乏味的高頭講章和酸腐味極重的理學著作所不能比擬的。——朱宏達
序一 張岱《四書遇》自序五 梁惠王上 九 梁惠王下 四一 公孫丑上七九 公孫丑下一一三 滕文公上 一四三 滕文公下 一六九 離婁上一九七 離婁下二四七 萬章上三〇三 萬章下三三三 告子上 三六三 告子下 四〇七 盡心上 四四一 盡心下 五〇五
作者簡介 張岱(1597—1689) 字宗子、石公,號陶庵,浙江山陰人,明末清初著名史學家、文學家。出身書香世家,博學多聞,能詩善文,兼通戲曲、音樂、書法、繪畫、篆刻、園林諸藝。一生筆耕不輟,著述宏富,其《四書遇》《夜航船》《陶庵夢憶》《西湖夢尋》均為膾炙人口的絕代名著。 編譯者簡介 陳麗 文字工作者,現居北京。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