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李白,我們第一個想到的,是他的詩。但是,除了這些浪漫、豐富的詩外,還有什麼可以代表李白呢?酒中仙、飄泊客、仗劍者、闊公子、道家中人,還是書法家呢?其實,這些也都是李白,但因為李白的詩太好、太有名了,大家才忘了他其他的持性。
現在,我們就來看看各種面貌的李白。
酒中仙:
很多詩人都寫詠酒的詩,但沒有人能比李白寫得生動、純真。李白生性好酒,相傳他在喝得醉醺醺時,順手就能寫出千古名句,而且喝得愈多,文章就寫得愈好。難怪有人說,李白之所以是李白,是因為有酒的關係。飄泊客:李白的飄泊,是因為他喜歡遊歷。從他二十五歲離開四川開始,幾乎不曾安定過,即使是定居安陸的十年間,也常到附近的名山大川遊玩、拜訪各式各樣的人。正因為他的四處飄泊、四處遊歷,使他的眼界擴大,心胸開朗了,寫詩的時候,境界也更高超。
闖公子:
李白的闊,表現在他對朋友的義氣。例如他為了和朋友交談,店中置酒相邀的情形相當多;為了幫助落難的朋友,傾囊相授的事情也時有所聞,所以才有揚州一年間,散盡三十餘萬兩銀子的事情。還好他父親是個經營得法的商人,不然真不夠讓他揮霍。
不過,正因為李白的揮霍,才更顯出他豁達、率直,以及重視義氣。
仗劍者:
李白也是個劍俠,這是大家比較沒注意到的。相傳李白自小練劍,以俠義自任,曾經為了打抱不平而殺了一些人。這些雖是傳說,但李白隻身遊歷,遍訪名山大川、結交俠客豪傑的生活,以及參與李璘軍隊,衝鋒殺敵的日子,如果沒有一些功夫底子,實在吃不消。所以,李白自小練得一手好劍,應該是可信的。
道家中人:
道家,是當時上流社會的風尚,修習的人相當多。年幼的李白,就曾經跟隨道家人士讀書;後來交往的朋友,不是文人、豪傑,便是道家人,即使政治生涯不順利時,吐訴苦悶的對象,也是道家人士。
再加上,李白小時候,別人對他的期許,以及他對自己的要求都很高,當他年紀大了,感到前途茫然時,道家的崇尚自然、講求長生的說法,便成了他希望的寄託,這也是他走進道家的一個原因。
書法鑑賞家:
李白在一篇「草書行歌」裡,說到許多書法的觀感,可見他對書法的鑑賞,的確有特別的見地。
他說,書法像其他的藝術一樣,除了天分外,還要講功力,因襲的人不能自創新意,便是次等。為了藝術的延續和創造,他還鼓勵新人,不能死守前人的腳步,應該創造自己的風格。這些想法,若不是對書法有深刻感受的人,又怎能說得出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