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P中文A語言與文學課程學習指導(第二版)(繁體版)
|
|
DP Chinese A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Course Study Guide |
|
|
|
|
|
|
|
|
ISBN |
9789620444456 |
定价 |
NT1030 |
售价 |
RM160.90 |
优惠价 |
RM143.20 *
|
作者 |
禹慧靈
|
出版社 |
三聯
|
出版日期 |
2020-06-12 |
装订 |
平裝. 雙色印刷. 288 页. 27.8. |
库存量 |
購買後立即進貨 抱歉!此书没有开放空运服务,只能船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如需空运请洽客服。 库存有限或需要调货,订购时间可能延长。如无法订购则将通知进行退款。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本書是針對IBDP中文A語言與文學課程大綱(2021年首次考試)編寫的學習指導,適用於IBDP中文A課程的師生,也適用於中國語言與文學愛好者。
緊貼課程大綱,詳析課程理念:
本書介紹了課程的整體框架,包括探究領域、概念和全球問題,並著重幫助師生充分領會探究式學習這一課程新走向,為後續研讀打好基礎。
以探究領域為核心,按分話題規劃課程:
將探究領域貫穿整個課程,從中提出分話題,並為分話題選定相應的概念和全球問題,引導師生在探究領域、概念和全球問題之間建立聯繫。
注重文學和非文學文本的相關性,搭配多種文本類型:
從具體文本入手,聚焦特定內容和語言現象,做出分析和評價,以培養學生的文本研習能力,尤其是將文本閱讀和探究式學習結合起來。
設置思考題和作業練習,評估和總結學習成果:
每章均設有課前思考題和延伸閱讀思考題,藉此引導思路、增益學習效果。章末附有總結,力圖歸納研習過程,做出有規律性的結論。同時,按照課程評估要求,設置多種類型的作業練習,便於師生根據實際需要而靈活選擇。
賣點
本書是IBDP中文領域首本語言與文學課程的學習指導,現因應課程大綱更新而推出修訂後的第二版。該領域尚無同類書。
|
|
|
|
|
|
|
|
|
|
|
|
|
|
|
目錄
第一部分 概述
第1章 課程簡介
1 概述 3
2 探究領域、概念和全球問題 4
3 課程 5
4 評估 7
第2章 概念探究
1 概念的特點 9
2 課程中的概念 11
3 全球問題 23
第二部分 讀者、作者和文本
第3章 個人世界
1 我手我心:三毛的《撒哈拉歲月》 30
2 “淺閱讀”時代 42
第4章 宏大敘事
1 時代滄桑:白先勇的《台北人》 55
2 《穹頂之下》的全球話題 63
第三部分 語言的力量
第5章 語言和社群
1 社群意識和語境 71
2 社群意識和呈現方式 77
第6章 語言的效力
1 語言的效力 81
2 語言模式化 88
第7章 文體和交流平台
1 傳統的大眾傳媒方式 97
2 互聯網和移動媒體 101
第四部分 時間和空間
第8章 本土與全球
1 余華的《活著》和莫言的《生死疲勞》 113
2 胡塞尼的《追風箏的人》 123
第9章 時空視野
1 小舞台大世界:老舍的《茶館》 130
2 “活化”歷史:余秋雨的《都江堰》 135
3 時空視野:《突圍》的啟示 138
4 新聞訪談:個人和時代 143
第10章 跨越時空
1 文本再創造:從《木蘭辭》到《花木蘭》 147
2 藝術和人生:龍應台的《如果》 153
3 人生品味:老樹畫境 157
第五部分 互文性:文本連接
第11章 傳承和創新
1 古文新意: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和龍應台的
《薄扶林》 165
2 網絡世界:新媒體 171
第12章 文學系列
1 意象系列 178
2 人物形象系列 183
3 題材系列 190
第13章 多元模式
1 跨體裁寫作 196
2 多元交流模式: “軟文” 203
第六部分 評估
第14章 文本分析
1 總體要求 211
2 文本形式 212
3 文本分析 212
4 分析要點和引導題 217
5 閱讀和分析文本 221
6 閱讀分析示例 224
7 評估目標和評分標準 226
8 評估示例 227
第15章 比較論文
1 評估目的 233
2 論文評估和文本分析評估的異同 234
3 論文和探究領域 234
4 比較論文的研討範圍 236
5 主題和形式的關聯 238
6 回應論題 239
7 選題和應題 243
8 評估示例 248
第16章 高級課程論文
1 評估目的和研討重點 253
2 概念探究 255
3 研討範圍和方式 255
4 論題設計 256
5 評分標準 257
6 評估示例 258
第17章 個人口試
1 評估要求 264
2 全球問題 265
3 評估示例 267
4 評分標準 274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禹慧靈
有二十多年的IB中文及認識論課程教學經驗,曾於中國內地、澳大利亞、香港的大學和中學任教,從事IB考試評核、教師培訓、課程複審和設計以及專案認證工作,現任香港英基學校協會中文教學總監。出版有《國際文憑大學預科項目語言與文學課程指導(全三卷)》《國際文憑大學預科項目中文B課程指導》等。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