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578924970 |
定价 |
NT260 |
售价 |
RM40.60 |
优惠价 |
RM36.13 *
|
作者 |
戴東清
|
出版社 |
新銳文創
|
出版日期 |
2020-06-09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158 页. 21. |
库存量 |
購買後立即進貨 抱歉!此书没有开放空运服务,只能船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如需空运请洽客服。 库存有限或需要调货,订购时间可能延长。如无法订购则将通知进行退款。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在全球化的進程中,
各大區域都在經濟與政治上尋求整合,
以獲取更大的區域利益。
在歐美的新自由制度主義之外,
亞太地區如何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模式?
國際關係領域的研究,傳統都以自由制度主義或新自由制度主義的角度來探討區域整合。然而,隨著世界各地的區域整合發展,(新)自由制度主義在面對實際案例時,往往囿於理論侷限性而無法完全解釋,在歷史經驗與發展脈絡和歐美迥異的亞太地區尤其如此。作者分析亞太、東亞及兩岸整合的現況與挑戰,以亞洲本身的文化特性和建構主義來補充新自由制度主義解釋不足之處,並從「認同」的觀點著手,在領域方面是另闢蹊徑的研究方式。
本書共分為六章。第一章為「導論」,討論經濟整合為何不是從新自由制度主義之國際建制角度,而是從認同的角度來切入探討。第二章是「亞太經濟整合與台灣的挑戰:認同與朋友式無政府狀態途徑」,檢視認同途徑在經濟整合中的重要作用。第三章是「亞洲區域整合之認同的趨勢與挑戰:以東亞為例」,檢視「認同」在區域整合過程中的建構與發展。第四章是「台灣地區民眾的國家認同:大陸學者的觀點」,主要是從大陸學者角度探討為何經濟整合未能向政治整合進一步靠近。第五章是「台灣的文化認同與政治認同:大陸學者的觀點」,主要是接續第四章的內容,探討兩岸之間文化認同與政治認同的關聯性。第六章則為本書的結論,將前五章作一綜合性的總結,說明以認同角度探討整合的適切性。
本書特色
★跳脫新自由主義的國際建制框架,尋找亞州的最適模式!
★以亞洲本身的文化特性和建構主義來補充新自由制度主義解釋不足之處!
★深入分析兩岸的政治、經濟整合的相互影響,進而探討文化認同與政治認同的關聯! |
|
|
|
|
|
|
|
|
|
|
|
|
|
|
目錄
自序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分析架構與章節安排
第二章 亞太經濟整合與台灣的挑戰:認同與朋友式無政府狀態途徑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文獻回顧:認同與朋友式無政府文化的關鍵性
第三節 東協共同體(ASEAN Community)
第四節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
第五節 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TPP、CPTPP)
第六節 台灣面臨的挑戰
第七節 小結
第三章 亞洲區域整合之認同的趨勢與挑戰:以東亞為例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為什麼要有亞洲區域認同?
第三節 如何建構亞洲區域認同?
第四節 東亞各國建構區域認同的作法
第五節 建構東亞區域認同的挑戰
第六節 小結
第四章 台灣地區民眾的國家認同:大陸學者的觀點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文獻分析:國家認同不同的面向
第三節 台灣民眾國家認同的現狀
第四節 造成台灣民眾國家認同現狀的原因分析
第五節 改變台灣民眾國家認同的治理舉措
第六節 小結
第五章 台灣的文化認同與政治認同:大陸學者的觀點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文獻回顧:文化認同現狀與重要性
第三節 文化認同的利基與促進途徑
第四節 促進文化認同的限制與轉化
第五節 小結
第六章 結論
參考文獻
表目錄
表2-1:溫特的三種無政府狀態文化/結構
表3-1:亞洲認同成長對穩定的重要性
表5-1:兩岸交流發展與融合發展
圖目錄
圖1-1:認同在亞太、東亞及兩岸整合過程中的作用
圖4-1:台灣民眾去中趨台傾向的原因分析
圖4-2:改變台灣民眾認同的途徑
圖5-1:台灣民眾台灣人/中國人認同趨勢分佈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戴東清
現任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副教授,主要研究興趣在全球化、東亞政經、兩岸關係、公共政策、國家與社會關係。曾出版《中國大陸國家與社會關係1989-2002:以鑲嵌的社團自主性為例》、《兩岸終究難免一戰!?》,並發表數十篇學術論文在中外期刊。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