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僧黌與僧兵》以佛教的僧伽教育和涉及佛教的宗教衝突兩個問題為線索,結合議題分析和研究綜述,來探討佛教與族群、社會及國家政權之間,尤其在從傳統進入現代之脈絡下,面對殖民主義、民族國家、公民社會及世俗化等處境之複雜互動。本書內容由議題與案例共同組成,雖涉歷史,但偏重現代。討論是建基在視佛教為跨國與多傳統的體系、區分佛教的社會與社群、國際研究的問題意識,及公民社會視野在宗教議題的角色這四點上展開。全書七章,除導論章,分別討論現代國家的政治-宗教關係對佛教的挑戰、教育社會學和政-教關係視野下的佛教僧伽教育、佛教的宗教衝突、馬來西亞佛教的跨境與跨傳統案例,及十字路口上的臺灣佛教。
致 謝 導論章 第一章 現代國家的政治-宗教關係對佛教的挑戰初探 第二章 佛教僧伽教育是如何成為學術議題? 第三章 國際學界「佛教僧伽教育」研究回顧:上座部 第四章 國際學界「佛教僧伽教育」研究回顧:印-藏和東亞 第五章 「佛教的宗教衝突和暴力」是如何成為學術議題? 第六章 佛教的宗教衝突和暴力:國際學界研究現況回顧 第七章 從南方漢傳到馬來西亞佛教:三系上座部與大馬華人佛教社群 第八章 從福智現象看十字路口上的臺灣佛教 English Content
作者簡介 劉宇光 復旦大學宗教學系副教授,加州柏克萊大學訪問學人(2010)、德國萊比錫大學客座教授(2014)、泰國摩訶朱拉隆功大學客座教授(2016, 2018)及中文大學訪問學人(2014, 2017)。主要研究領域:一,大乘佛教哲學;二,現代佛教社會運動。以中、英文在臺港及北美發表論文約80篇,整理為多部專著,除《僧黌與僧兵》外,有《左翼佛教和公民社會:泰國和馬來西亞的佛教公共介入之研究》(法界2019)、《煩惱與表識:東亞唯識哲學論集》(文津2020)、《識論與量論:佛教哲學研究回顧》(彌勒2020)、《沙門不敬王者論:僧團教育改革、農民維權及護林之間的泰國左翼佛教》(中文大學2020),及《唯識學所知障:哲學研究》(2021)。此外譯著有藏傳佛教哲學專著兩種:克萊恩(A. Klein)《知識與解脫》(法鼓2012)和納珀(E. Napper)《緣起與空性》(香港志蓮2003)。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