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從嘉靖後期至明清易代百年間,正是明代政治日漸頹唐而社會文化仍蓬勃發展的時期,園林作為綜合性藝術文化的載體,在這段時期有著十分精緻成熟的發展,也因時代變局,更鮮明呈現繁華鼎盛與轉瞬丘墟的雙面性,今日尚能從留存的豐富文獻中訪見。本書作者廣泛蒐集文獻,精讀文本,並從不同角度抉發議題,分為四個單元:園居經驗與話語表述、生活實踐與體道境界、時間流變與意義詮釋、私人領域與公共領域,分別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觀察相關人物興築、居遊園林過程中生動的語文表述與實際行動,深入探索他們的園林技藝、審美理念,以及在人生價值的選擇、存在意義的領會上所作出的真誠努力。
導論 一、走向「文人園林」 二、明代的社會文化轉型 三、社會空間的延伸 四、文本空間的建構 五、隱喻空間的形成 六、本書論述綱領 第一單元 園居經驗與話語表述 小有、吾有與烏有──明人園記中的有無論述 一、論題說明 二、小有──從生活實感到存有論的觀想 三、吾有──園林藝術創造主體的提出 四、烏有──意中之園的紙上虛構 五、餘論──遊園者的觀點 晚明藝文《十六觀》系列的話語唱和與經驗觀想 一、前言 二、話語唱和(一)──《讀書十六觀》的出現與續演 三、話語唱和(二)──藝文《十六觀》的推擴與深化 四、經驗觀想──「十六觀」體的凝塑 五、結論 第二單元 生活實踐與體道境界 退溪陶山居遊的生活實踐與詮釋 一、前言 二、陶山園林的空間建設與意義確立 三、讀書與遊園──山水之境對退溪學問的意義 四、家屋與書堂──退溪的日常居遊與存養工夫 五、格物與物格──物我關係與生化之理 六、結語 退溪山居詩中的時間書寫 一、前言 二、脊梁硬鐵擔千秋──在時間的流變與不可逆性中體認責任 三、直方功力皆由我──在四時與晝夜的循環中安居窮理 四、別有一般光霽處──在時間的間隙體證超時間情境 五、結語 袁宏道的園亭觀及其柳浪體驗 一、前言──歸隱柳浪湖 二、袁宏道的園亭觀 三、袁宏道的柳浪經營 四、舟居、柳浪與水月──柳浪體驗的詮釋 五、結語──過客與歸人 第三單元 時間流變與意義詮釋 《寓山志》文本空間的對話網絡 一、前言──園林文本空間 二、主人以記作注──園林文本化的譯解 三、親友分勝詩注──園名與園記的解讀 四、體類與意旨的眾聲喧譁 五、結語 清初寓山的家族聯吟與志士結盟 一、前言 二、祁彪佳遺願:寓山作為子孫歸農久居之地 三、商景蘭與女媳的寓山吟詠 四、理孫兄弟的寓山詩友/志士結盟 五、結語──寓山就荒 明清滄浪亭重修與歷史文化記憶 一、前言──重修滄浪亭 二、韓世忠──訪尋英雄、表彰忠義的典範認同 三、孫承祐或蘇舜欽──開闢/書寫滄浪亭的典範認同 四、蘇舜欽與王陽明──超越順逆、悠遊自勝的典範認同 五、歐陽修與蘇舜欽──壯士憔悴、文章驚絕的典範認同 六、結語──刮除與重寫 第四單元 私人領域與公共領域 汪汝謙不繫園的身分轉換與局限 一、舟/庵/園的身分轉換 二、「不繫園」的建制與規約 三、遊湖之舟 四、居園之庵 五、意在之園 六、不繫與隨喜 《春星堂詩集》中的才女群像 一、引言──葛嶺山腳的墓亭 二、汪汝謙的西湖雅會與《春星堂詩集》 三、美麗的邂逅──才女想像之一 四、薄命與高才──才女想像之二 五、虧負與重尋──才女想像之三 六、結語──黃衫客與孫將軍 結論 一、多元豐富的晚明園林文化 二、園林與人生方向的抉擇 三、在勞績中安居 附錄 放逐與回皈──金笠的異鄉書寫 一、前言 二、「放逐」──逃離生命的無根狀態 三、「回皈」──重新建構二度和諧 四、結語 後記 引用書目 索引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博士,現任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曾任中央研究院文哲所、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級研究院、哈佛大學東亞系訪問學人,捷克查理士大學短期客座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園林文學、明清文學、中國詩學,關懷人的存在境域與感受。著有《華夏之美──詩歌》、《漢賦之寫物言志傳統》、《晚明性靈小品研究》、《流變中的書寫──祁彪佳與寓山園林論述》、《孤光自照──晚明文士的言說與實踐》以及〈江南境物與壺中天地──白居易履道園的收藏美學〉、〈《千載佳句》文本空間的建構及其意義〉、〈杜甫浣花草堂倫理世界的重構〉、〈演繹創傷──〈同谷七歌〉及其擬作的經驗再演與轉化〉等論著多種。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