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坐下這件事 : 從實用到時尚,看微物史大師黎辛斯基為我們介紹椅子的歷史(附作者親繪插圖)
|
|
Now I sit me down: from klismos to plastic chair: a natural history |
|
|
|
|
|
|
|
|
ISBN |
9789862624197 |
定价 |
NT450 |
售价 |
RM70.30 |
优惠价 |
RM60.46 *
|
作者 |
黎辛斯基
|
译者 |
李宛蓉 |
出版社 |
貓頭鷹
|
出版日期 |
2020-04-16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272 页. 16.8. |
库存量 |
无库存 |
|
已售罄
|
|
|
|
|
|
|
|
|
|
|
|
|
|
|
|
|
「椅子只有在人坐下的那一刻才真正完整。」——漢斯.韋格納/家具設計大師
◎暢銷書《讀建築》作者黎辛斯基的椅子微物史
◎林東陽(懷德居木工實驗學校創辦人、韋格納收藏家)專文導讀
最早的椅子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一個人的價值觀、品味,從椅子就看得出來?
主席的英文為什麼是chairman?
◆平民席地而坐——坐姿的演變
「請坐。」
一開始,我們都習慣席地而坐。東漢末年椅子第一次出現在中國的文獻記載之中。但一直要到唐代,椅子才開始全面進入一般市井小民的生活中。這代表物質生活的轉變與進化,本書從椅子的角度探討了這些變化背後的重要推力與意義。
◆從實用到時尚——椅子的演化與歷史意義
|
|
|
|
|
|
|
|
|
|
|
|
|
|
|
目錄
導言
第一章 用來坐的工具
第二章 坐在身下的東西,還能叫藝術嗎?
第三章 離地高坐
第四章 單椅(直譯:副椅)
第五章 黃金年代
第六章 袋背椅和搖椅
第七章 椅子界的亨利・福特
第八章 精心設計
第九章 偉大的丹麥風格
第十章 摺疊、拆卸、吊掛與滾動
第十一章 人因工程
第十二章 我們的時代
資料來源
謝辭
作者簡介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黎辛斯基Witold Rybczynski 黎辛斯基 Witold Rybczynski
波蘭裔,一九四三年出生於愛丁堡,在英國與加拿大的耶穌會學校進學,擁有蒙特婁麥基爾大學建築學士與碩士學位,寫過多本和建築、科技相關的著作,廣泛論述家居、建築與工業技術等主題,定期為大西洋月刊、紐約客、紐約時報雜誌撰稿,並曾於賓州大學教授都市學。現與妻子居住在費城。 著作《金窩、銀窩、狗窩:家的設計史》榮獲一九八六年「加拿大總督獎」;《遠方林中的空地》榮獲費城雅典娜年度文學獎、克里斯多福獎、魯卡斯獎、查爾斯泰勒非小說類文學獎,另著有《讀建築》、《論休閒》、《關於城市建築,我想說的是……》、《螺絲起子與螺絲》等。 二○○七年獲頒「文森斯庫里獎」,以表彰他在建築、歷史文物保護與城市設計領域的貢獻。 個人網站:http://www.witoldrybczynski.com/
相關著作:《金窩、銀窩、狗窩:一段追尋「舒適」的住宅建築發展史》《關於城市建築,我想說的是……建築思想家黎辛斯基的城市再思考》《論休閒——從閒閒沒事幹到比上班還勞累,啟發消費咖啡、小說、園藝、運動賽事的一段歷史(增訂版收錄秀拉名畫書衣大海報)》《讀建築:從柯比意到安藤忠雄,百大案例看懂建築的十大門道》《流動的大都會:黎辛斯基的城市規畫再思考》《螺絲起子與螺絲:一定用得上的工具與最偉大的小發明》《金窩、銀窩、狗窩:家的設計史(經典復刻版)》《「一定用得上!」螺絲、起子演化史》《等待周末:周休二日的起源與意義》《金窩、銀窩、狗窩:人類打造舒適家居的歷史》《螺絲、起子演化史》
譯者簡介
李宛蓉 主修新聞與傳播,曾任雜誌採訪編輯及報社編譯,現專事翻譯。譯有《信任:社會德性與經濟繁榮》。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