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自18世紀工業革命始,人們普遍認為「工業」就是在工廠中把原材料加工並製成商品,視工業為一種經濟活動,以機械化和大批量的生產過程來製造事物。然而,香港工業在歷史上的變化正體現於工業家和企業如何不斷思考和改造生產價值鏈的不同部分,藉此掙扎求存、適應市場的變化、更新和創造新的產品和服務。 相較之下,下冊主要集中探討一些過往被視為傳統、工業化程度較低的行業,拋開固有的「機械化生產」或「批量模式生產」的工業觀念,重新檢視這些行業如何創造新的產品和服務,不再限於產品外觀、品牌形象的設計、引進新機械設備或狹義的技術應用,而且還包括商業模式和策略的設計、生產流程、團隊組合,以及銷售模式的設計。這種種工業的設計思維,正正帶領21世紀的香港工業走向更高階的設計之路。
序三|車在馬前設計新策略 導言:工業生產價值鏈的改造和創新 第一章/CHAPTER1傢具行業 個案研究一:方圓傢具 個案研究二:歐達傢俱 個案研究三:科譽 個案研究四:西德寶富麗 第二章/CHAPTER2珠寶首飾行業 個案研究一:太子珠寶鐘錶 個案研究二:古珀行珠寶 個案研究三:Qeelin 第三章/CHAPTER3紙品印刷行業 個案研究一:天威控股 個案研究二:冰雪集團 個案研究三:宏亞傳訊 個案研究四:星光集團 個案研究五:綠團 第四章/CHAPTER4中式食品行業 個案研究一:大家樂 個案研究二:李錦記 個案研究四:甄沾記 個案研究五:鴻福堂 第五章/CHAPTER5科技行業 個案研究一:3Ds科技 個案研究二:正昌環保科技 個案研究三:東興自動化 個案研究四:保力集團 個案研究五:路邦動力 設計工具箱|整裝踏上設計策略之路 參考資料總表 致謝名單
作者簡介 莫健偉博士 香港恒生大學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任教文化及創意產業學士課程。曾主持多項研究計劃,包括「深港設計業調查」(2015)、「澳門文化創意產業指標體系研究」(2011-15)、「文化審計研究項目」(2010)、「香港設計指數研究」(2009)及「香港創意指數」(2005)。加入恒大前,曾任顧問、項目經理,負責開發「香港記憶計劃」及推動歷史文化保育的工作。 汪嘉希 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專注東南亞近代歷史,曾獲獎學金前往馬來西亞與新加坡進行社會政治史的畢業研究。其後修讀由國際檔案理事會東亞區支部(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Archives East Asian Region Branch)與香港大學持續進修學院開設的檔案學深造證書,進修歷史檔案學鑑賞、整理、管理的原則與操作。曾於周大福慈善基金參與公司及家族歷史的相關研究,並擔任香港置地有限公司檔案部的口述歷史顧問。現職香港恒生大學社會學系的研究助理,任職期間曾參與電影業政策、文化創意產業、香港工業與設計的相關研究,亦在校內參與電競課程的開發與教學。在此研究出版項目中,主力進行背景資料搜集、個案訪問、項目管理及最後的分析與寫作。 杜睿杰 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獲建築學博士學位,博士研究方向為歷史建築保護及文化遺產。目前任香港恒生大學社會科學系高級研究助理,參與創意文化產業及設計策略相關等研究項目。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