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朕所行事,一出於真誠,無纖毫虛飾。 修身齊家-是臣子,是夫君,也是人父 是祖母教會他如何成為一國之君; 是母親讓一個九歲大的孩子懂得何謂成長; 是髮妻帶給了他青梅竹馬般的愛情。 然而上蒼無情,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三個女人,先後離他遠去, 因此他更懂得親情可貴、孝道難得。 他以身作則,寒冬裡守孝、緬懷、舉哀,只盼其子能看見為父的苦心。 治國平天下-是戰士,是將領,更是一國之君 「倘有失誤,君臣共之」 他將理念貫徹於平叛戰爭的始終,絕對不隨便遷怒於大臣。 從平民百姓到士卒將領,他無不設想,體貼入微, 尊崇儒學,禮遇明代文臣,終使天下歸心。 「大清是從馬上打下來的天下」 頭腦明智冷靜,有能在「忍」與「不忍」之間做出抉擇的果斷。 為天下百姓,他荷甲披戎、征戰沙場、運籌帷幄、與屬下同甘共苦, 他不逃避,那是一個成大業者的氣魄!
第一章 什麼叫悲劇 蘇克薩哈以為自己用心良苦,其實是幹了一件愚蠢的事。在政治權鬥的領域,必要時缺乏勇氣,不夠堅決果斷,一味想著後路,都是大忌,而這些在蘇克薩哈身上都有著不同程度的體現。 第二章 歷史性的時刻 鰲拜為什麼曆事三朝,對皇太極、順治都能做到忠貞不貳,卻唯獨與康熙形成了勢不兩立的緊張關係,有人分析,其中不能排除感情因素:皇太極是鰲拜的故主,鰲拜跟著皇太極南征北戰,出生入死,也見識了皇太極的雄才大略;鰲拜輔佐順治時,皇太極對他的餘威、餘恩猶存,順治又是他力爭所立,為此還遭到了多爾袞的迫害,他對順治自然也能做到忠心耿耿,堅守臣節;可是到康熙就不一樣了。 第三章 吳三桂反了 康熙每天接到的各地奏章達三四百本,經他一個字一個字親自批閱的有四五十本,包括軍務在內,一天手批口諭,可處理五百餘件事務,這使得他雖然足不出京城,但對前方戰況變化以及將士勇怯與否均瞭若指掌。據說吳三桂在得知康熙驛報神速,機謀深遠後也自嘆弗如,唯有仰天長嘆,說:「難以和他爭鋒啊!」 第四章 炮口上的爭奪 楚漢戰爭時,韓信曾說過「驅市人而戰」,趕著街市上的百姓去打仗,不過那只是打個比方,而由圖海一手組建的這支部隊倒真的符合這一特徵。儘管他們都是挑選出來的勇健之士,平時為了看家護院也會使槍弄棒,但打仗畢竟不同於普通的街頭鬥毆,而且對於這些早已看慣各種世象的八旗家奴而言,突然要求他們像職業軍人一樣在戰場上出生入死,也是一件極難辦到的事,絕不是一個命令或一通激情澎湃的宣傳鼓動就能搞定。 圖海採用的辦法很簡單,就四個字:以利相誘。 第五章 漫長征程 相對於嚴苛地對待參戰皇族,康熙為普通八旗官兵(也包括綠營)制定了較為優厚的恩賞和撫恤制度,從賜恤致祭到為之代償債務,都有明文規定。他還要求將領們在攻城野戰時,只要條件許可,就必須收取官兵骸骨,如果做不到,將官將降二級調用,領戰大臣也要罰俸一年,岳樂後來被罰俸一年,罪名就是在長沙會戰時沒有能夠及時收取陣亡官兵的骸骨。 第六章 最合適的時機 儒家學說在具體的政治實踐中,除個別君主在大亂後將這些方案作為臨時措施予以實行外,多數君主都只是摘其枝葉,其基本內容和精神反而遭到忽略,與他們不同,康熙真正結合儒術與施政,並形成了帶有他個人思想烙印的仁政理念。 第七章 奇蹟般的幸運 施琅效力鄭軍時就有恃才傲物,難以與人合作的問題,他與鄭成功發生衝突,固然可以歸咎為鄭成功忌才刻薄,「以淫刑失國士」,但也暴露了他作風粗暴,得理不讓人的一面。康熙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素來主張一個人即便有十分才能,也應該謙讓收斂五分,施琅為人處事的風格無疑讓他很不舒服。 第八章 乘流直下蛟龍驚 一百五十多年後,清軍在鴉片戰爭中敗於英軍,有人重新回味歷史,認為雅克薩戰役是「一場比戰敗還危險的勝利」,理由是康熙及其將領只關注勝負本身,卻忽視了軍備的改進,從而導致後來清軍的武器遠遠落後於西方。其實這種看法頗有些苛求於前人,因為軍備的改進從來都不能與作戰的實際需要以及效果相脫離,簡單地說,就是必須以戰學戰。 第九章 籌邊重此行 直到康熙朝前期,八旗漢軍仍主要操作紅夷大炮,對火繩槍的裝備和訓練相對較弱,在不少重要戰役中,都由徵發的朝鮮鳥銃手來充當此任。恰恰是噶爾丹的崛起和逐漸稱霸塞外,讓康熙意識到必須擁有能與其抗衡的鳥槍兵。雖然康熙本人更擅長弓箭,但也很喜歡練習火繩槍。在一次野外訓練射靶時,張誠就曾親眼看到康熙自己裝彈,朝遠處一塊只有手掌大的木板瞄準射擊,其間包括跑動射擊在內,共射擊三十次,有多次都準確擊中了靶心。 第十章 非凡的勝利 如果讓準噶爾人來講述歷史,那麼噶爾丹無疑是個英雄,在他身上,智謀、勇猛、頑強、毅力、膽略、軍事才華,可謂一樣也不缺,也因此,他才能在短短幾年時間內就吞併各部蒙古的大片領地,從而叱吒漠北、威震中亞。可惜的是,他碰到了康熙,那是一個更加全能型的英雄,而且還有他所不具備的政治眼光和智慧,這使他的失敗變得無可避免。 第十一章 潘朵拉魔盒 滿人愛讀《三國演義》、《水滸傳》,這兩本小說早在他們入主中原前就被譯成了滿文,在滿洲幾乎達到了老少皆知的地步。《三國演義》、《水滸傳》裡不但有各種巧計,還有江湖義氣、替天行道等與主流不一致的民間思想,八爺黨從中汲取了精神資源:即便皇子們之間,把他們結合在一起的紐帶,也不是手足之情,而是「義氣」二字。 第十二章 最後的戰鬥 康熙在其生前緊抓權柄不放,他在初步嘗試「高宗模式」失敗後便再未對此涉足,既有廢太子胤礽屢教不改,讓他失望透頂的原因,也與年齡有著相當大的關係,他並不十分看重皇權,甚至想通過「高宗模式」退位時,尚年富力強,等到年紀越大,他對皇權誰屬便表現得愈加敏感和在意,直至後來老態龍鍾亦容不得別人稍有染指。 附錄一:康熙生平大事簡明年表 附錄二: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關河五十州 暢銷歷史紀實作家,其作品立論客觀嚴謹,史料運用力求豐富和全面,同時兼以文學筆法,注重閱讀體驗,條分縷析而又富有歷史思辨性,讀者面極廣。代表作有《一寸山河一寸血》、《戰神粟裕》、《虎部隊》、《張作霖大傳》及晚清帝國風雲系列(《鴉片戰爭》、《湘軍崛起》、《火燒圓明園》)等;今日頭條的簽約作者,開設的歷史自媒體欄目閱讀量近億計。
买了这本书的人也买...
最近浏览商品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