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866787942 |
定价 |
NT360 |
售价 |
RM56.30 |
优惠价 |
RM50.11 *
|
作者 |
何真真
|
出版社 |
麥書
|
出版日期 |
2012-01-11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144 页. 29.7.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3.5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台灣是個典型的移民社會,從最早的原住民族、福佬人、客家人以及二次大戰後由大陸各省遷移的人民,在歷經荷蘭、西班牙、明朝、滿清、日治、國民政府等不同政權的統治之下,留下了豐富、多采多姿的傳統音樂。嚴格的說台灣民謠應涵蓋:1.原住民音樂 、 2.客家音樂 、 3.福佬系音樂
由於篇幅有限,本樂譜著重於福佬系音樂與部分客家音樂,希望未來能針對原住民音樂或是客家音樂來編輯。
台灣的福佬人,又稱河洛人,主要是指福建漳泉兩地的閩南語系居民。福佬人自十七世紀明朝末年開始大量移台,現今福佬人佔全台總人口七成以上,福佬系民歌自然成為台灣傳統民歌中相當重要的一部分。所謂「台灣福佬系民歌」,即以福佬話歌唱,作者無從考,經由集體創作,流傳在台灣民間,代代口耳相傳下來的歌謠。福佬系民歌又分為幾種型態:
1.結合文學劇本以說唱成為「唸歌」
唸歌常用的曲目為江湖調(勸世歌)、都馬調、七字仔調、乞食調等;福佬系民歌結合了舞蹈肢體動作成為車鼓、駛犁等歌舞小戲,常用的曲調有桃花過渡、病子歌、牛犁歌、五更鼓等 ;結合文學劇本與舞蹈肢體動作,則成為歌仔戲,常用曲調為七字仔調、涼傘調、哭調、走路調、都馬調、五更鼓、江湖調等。
2.創作民謠
另稱鄉土歌謠,是作曲家擷取傳統自然民謠的風格和精神,所譜創之富有鄉土風味的歌謠 ,尤其是創作於台灣光復前後,流傳至今仍令人難以忘懷的創作鄉土民謠,如光復前的『望春風』、『雨夜花』、『農村曲』、『白牡丹』等,光復後的『補破網』、『燒肉粽』、『安平追想曲』、『杯底不可飼金魚』等。不但極富傳統鄉土音樂氣息,又能反應台胞愛民族的情操,且能道出在民風保守的時代裡,兒女私情的心聲,有人稱它們『準民謠』。
3.流行歌曲
電視廣播傳播業與唱片業的發達,台語歌曲也成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如剛剛已故的洪一峰老師創作的歌曲「思慕的人」、「舊情綿綿」等都是在民國50-60年代的暢銷歌曲。
本書特色
30首精選台灣民謠改編成新世紀音樂曲風之鋼琴演奏曲,每首歌曲皆附歌曲介紹、編曲解析、彈奏技巧運用、歌詞及彈奏示範CD。以左右手簡譜方式呈現。
作者簡介
何真真
專業鋼琴老師、鋼琴演奏家、唱片製作人、唱片編曲,著有Hit101中文經典鋼琴百大首選、Playtime拜爾鋼琴系列教材。 |
|
|
|
|
|
|
|
|
|
|
|
|
|
|
目錄
一隻鳥仔哮啾啾 五更鼓 卜卦調 貧彈仙 病子歌 乞食調 走路調 都馬調 西北雨 勸世歌 思想起 採茶歌 天黑黑 青蚵嫂 六月茉莉 農村酒歌 牛犁歌 草螟弄雞公 丟丟銅 桃花過渡 舊情綿綿 望春風 雨夜花 安平追想曲 白牡丹 補破網 河邊春夢 賣肉粽 思慕的人 四季紅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