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本書的研究對象聚焦於中國當代戲劇,因將戲劇視為藝術表達與文化媒介而區分出兩種研究路徑。第一、二部分側重從藝術表達層面解析戲劇的主題、形式、技法與創作者的心靈結構、藝術思維、創作方法之間的相互關係,也輻射至戲劇與時代文化環境及接受者之間的關係;第三、四部分側重從文化媒介層面解析戲劇的表達策略、表現路徑、藝術功用、理論取向如何顯現時代的文化症候。這一類研究更強調戲劇的社會屬性,將戲劇視為社會的投影、文化的標本,研究亦從文本拓展至劇場。
第五輯總序 1 目次 1 一 形式探微 經典的背後──再論《茶館》 3 儀式對當代戲劇藝術空間的拓展──以賴聲川《如夢之夢》為例 13 瑣碎而嚴謹地勾勒出生命的流程──賴聲川《紅色的天空》的組織原則 29 《冬之旅》:兩岸劇藝的化合 37 《雷雨》:舊題新論 43 「合」的奧妙──賴聲川戲劇的拼貼結構 55 《海鷗》:從賴聲川看契訶夫 71 田沁鑫戲劇時空藝術探微──以話劇《紅玫瑰與白玫瑰》為例 89 二 作者尋踪 戲劇性:曹禺的人格結構與戲劇創作的互釋 103 中國現代戲劇家寫劇思維三個案研究 123 郭啟宏:文人的史劇與史劇中的文人 139 劇作家郭啟宏訪談錄 151 複眼中觀:佛教哲學與賴聲川戲劇思維的生成 165 三 戲裡春秋 「對話」的意義與問題──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探索戲劇的文化訴求 185 潛對話──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戲劇語言探索的微觀考察 201 「結構」的自由與危機──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探索戲劇的形式解讀 213 焦慮與救解──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戲劇舞臺探索方向的確定 221 傳統如何生成現代──戲劇探索兩路徑之比較 229 從曹禺到賴聲川:戲劇的變與不變 243 四 劇場內外 戲劇:譫妄與理性 261 兩種距離與兩種交流──兼論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戲劇探索 275 對布萊希特「間離效果」理論的再認識 295 理解才能借鑑──布萊希特之於我們的意義 311 精緻藝術與大眾文化如何結合──賴聲川劇場實踐的啟示 315 賴聲川的劇場實踐對福建戲劇發展的借鑑意義 325 重新回到悲劇──《親愛的葉蓮娜•謝爾蓋耶夫娜》與我們這個時代 333 戲劇教育:促進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手段 337 後記 343
作者簡介 林婷 女,福建省閩侯縣人,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大學戲劇戲曲學博士。曾在《文學評論》、《戲劇藝術》、《文藝爭鳴》、《中國教育報》等重要學術期刊與報紙上發表論文三十餘篇。出版論著《准對話•擬狂歡:1980年代探索戲劇研究》、《刹那緣聚:戲劇的生成》等,曾獲福建省第八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20世紀中國現代戲劇的「疾病表現」研究》。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