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傳統青少年犯罪研究的主要對象為英美等西方國家,然而,香港的地緣政治與其他西方國家不同,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和社會應對政策中的意涵亦因而有其獨特之處。 殖民地時期與回歸後,香港社會處理過不同的青少年罪行議題:六七暴動牽涉的青少年罪行,回歸前後提高刑事責任最低年齡的爭議,以至研究多時但毫無寸進的復和司法發展及青少年性罪行等等。從「着重紀律及福利並重」的更生政策發展出刑罰精英管治模式,本書作者透過研究殖民地時期與回歸後政府對上述青少年議題的回應,結合社會及政制研究,並附以訪問、調查數據,揭示回應青少年犯罪的政策背後,不僅是為針對青少年罪行本身,還有樹立管治權威的作用。 作者希望此書能夠作為一個歷史紀錄,探討上世紀六七暴動至2012年國民教育事件期間,香港社會和政府在不同年代對青少年犯事的回應手法,並深入研究刑罰精英式管治模式及思維,以反映香港社會的價值、社會環境及政治生態。
作者簡介 崔永康 自2014年起擔任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教授一職。他在香港大學取得社會工作學學士學位,並在英國劍橋大學取得哲學碩士和博士學位。教學範圍包括社會工作、犯罪學和法律。目前的研究集中在青少年社會工作、青少年司法、犯罪學和刑事司法等範疇。崔教授曾經擔任學術期刊Asian Journal of Criminology的編輯和書評主編,現正擔任多個學術期刊的編輯委員會委員,包括Australian Social Work, Child & Family Social Work,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ffender Therapy and Comparative Criminology及Social Work Education: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Michael Adorjan 現任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University of Calgary)社會學系副教授,亦是香港大學犯罪學中心研究員。其研究範圍包括青少年犯罪及網絡風險、罪案恐懼感及警察形象觀感等。2016年,他與Rose Ricciardelli合著Engaging with Ethics in International Criminological Research (Routledge)一書。其研究論文也見於British Journal of Criminology, Theoretical Criminology, The Sociological Quarterly,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thnography及The Prison Journal等學術期刊。
最近浏览商品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