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本書對漢晉孔氏家學進行了客觀清理,使讀者具體瞭解其各代學人的學術活動及貢獻,瞭解歷史上五大「偽書」的來龍去脈,解決其作者與成書問題的必要前提,也有助於公案問題的最終解決,甚至可以說是從根本上解決諸「偽書」公案的關鍵。本書重點探討漢晉孔氏家學及其與諸「偽書」的關係的同時,對諸「偽書」本身也作了必要的考察,力求把解決諸「偽書」公案的問題之研究向前推進一步,為最終了結諸「偽書」公案創造條件。
前言 / 1 上:西漢篇 / 5 緒言 / 5 第一章 西漢孔氏家學的形成和孔子後裔世系 / 7 一、西漢孔氏家學的歷史淵源 / 7 (一)孔子的家教 / 7 (二)子思的傳統 / 9 (三)子高、子順的傳承 / 14 (四)子魚的貢獻 / 22 二、西漢孔氏家學的形成背景 / 24 (一)漢惠帝除「挾書律」 / 24 (二)漢武帝「獨尊儒術」 / 25 (三)今文經學的興盛 / 27 (四)孔壁出書 / 29 三、西漢時期的孔子後裔世系 / 40 (一)孔子世系考 / 41 (二)孔子世系表 / 50 第二章 孔安國與孔氏家學 / 53 一、孔安國的生平 / 53 (一)生卒時間 / 53 (二)生平事蹟 / 57 (三)大事年表 / 59 二、孔安國與古文《尚書》 / 60 (一)整理、寫定 / 61 (二)獻書 / 63 (三)傳授起家 / 65 (四)作《書傳》 / 67 三、孔安國與古文《論語》 / 85 (一)整理、寫定 / 86 (二)獻書 / 87 (三)傳授起家 / 87 (四)作訓解(傳注) / 91 四、孔安國與古文《孝經》 / 99 (一)關於整理、寫定 / 100 (二)關於獻書 / 100 (三)傳授起家 / 102 (四)作傳 / 103 五、孔安國與《孔子家語》 / 111 (一)〈家語後序〉的真偽 / 111 (二)孔安國與《孔子家語》的關係 / 115 第三章 西漢其他孔家學者的學術活動和貢獻 / 119 一、西漢其他孔家學者的學術活動與家學傳承 / 119 (一)子魚後裔的可考事蹟 / 119 (二)子襄後裔的可考事蹟 / 120 (三)子文後裔的學術活動與家學傳承 / 120 (四)西漢時期孔家學者學術活動及家學傳承表 / 138 二、西漢孔氏家學的學術貢獻與特點 / 139 (一)學術貢獻 / 139 (二)治學特點 / 143 結語 / 146 中:東漢篇 / 149 緒言 / 149 第四章 東漢時期的孔氏家學 / 151 一、東漢時期的孔子後裔世系 / 151 (一)子魚之後 / 151 (二)子襄之後 / 152 (三)子文之後 / 152 (四)東漢孔子後裔世系表 / 159 二、東漢時期的孔氏家學 / 159 (一)知名學者及其學術傳承與貢獻 / 159 (二)學術傳承與貢獻圖表 / 177 三、東漢孔氏家學的特點與學術貢獻 / 178 (一)治學特點 / 178 (二)學術貢獻 / 180 第五章 《孔叢子》與孔氏家學 / 183 一、《孔叢子》公案的形成 / 183 (一)《孔叢子》的內容與結構 / 183 (二)《孔叢子》的著錄與流傳 / 185 (三)關於《孔叢子》偽書公案 / 189 二、《孔叢子》的成書年代 / 197 (一)今本《孔叢子》各篇的材料來源與撰作編集者 / 197 (二)《小爾雅》的時代與作者 / 222 (三)《孔叢子》的初編者及初編時代 / 226 (四)《連叢子上》各篇的作者 / 230 (五)《連叢子下》的作者及今本《孔叢子》的最後編訂者與成書時代 / 239 (六)《孔叢子》成書表 / 242 結語 / 245 下:魏晉篇 / 247 緒言 / 247 第六章 魏晉時期的孔氏家學 / 249 一、魏晉時期的孔子後裔世系 / 249 (一)曹魏時期的孔子後裔 / 250 (二)西晉時期的孔子後裔 / 255 (三)東晉時期的孔子後裔 / 257 (四)魏晉時期孔子後裔世系表 / 264 二、魏晉時期孔子後裔的家學傳承與學術貢獻 / 265 (一)曹魏時期 / 266 (二)西晉時期 / 268 (三)東晉時期 / 273 三、魏晉孔氏家學的特點和貢獻 / 300 (一)治學特點 / 301 (二)學術貢獻 / 305 第七章 《孔子家語》與孔氏家學 / 307 一、《孔子家語》公案的形成 / 307 (一)《孔子家語》公案的形成和歷代學者的觀點 / 307 (二)今本《孔子家語》的內容與結構 / 312 (三)今本《家語》與《漢志》、《家語》的關係 / 329 (四)王肅與《家語》的關係 / 331 (五)《孔子家語》與孔氏家學 / 339 二、《孔子家語》與相關古書的關係 / 342 (一)《家語》與《論語》 / 342 (二)《家語》與《荀子》 / 345 (三)《家語》與《禮記》 / 351 (四)《家語》與《大戴禮記》 / 360 (五)《家語》與《說苑》 / 366 三、《孔子家語》與出土文獻 / 376 (一)相關研究 / 377 (二)《儒家者言》與《孔子家語》 / 381 (三)阜陽木牘章題與《孔子家語》 / 388 (四)上博簡《民之父母》與《孔子家語》 / 392 四、關於《孔子家語》資料的可信性問題 / 402 (一) 關於〈相魯〉、〈始誅〉、〈致思〉篇的可信性問題 / 402 (二)〈五儀解〉分章考信 / 405 (三)《三恕》篇分章考信 / 418 結語 / 429 參考文獻 / 432 後記 / 444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