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鹽月桃甫(1886-1954),是日治時期台灣美術史不可或缺的靈魂人物。1921年抵達台灣,直到1946年返回故鄉宮崎為止,他旅居台灣長達26年。
台灣,幾乎是他的第二個故鄉。
在台期間,從事美術教育工作;曾經催生台灣美術展覽會的誕生,並且長期擔任台、府展西洋畫部的審查員。他同時在藝術創作上積極自我突破,致力於捕捉台灣風物的生命力,創造地域風土的文化形象與精神象徵。
然而,他同時也是被台灣美術史所遺忘的畫家。
在台日人畫家立石鐵臣回顧台灣美術時曾說,「除了石川欽一郎先生以外,我們不能忘卻鹽月桃甫先生推進台灣美術發展的貢獻。他半生旅居台灣,作品也幾乎都留在台灣;他的藝術雖可在日本美術中成為受評價的對象,但他的作品不為日本中央所知,終究與日本美術失去緣份。我從鹽月先生身上,體會出一個最孤獨的藝術家生涯。」
作者簡介
王淑津
台灣台中人。
父母從黑手學徒到師傅而成為頭家,是典型的白手起家的台灣中小企業。十九歲那年到歐洲自助旅行,深受歐洲人文氣息所感動,決定改習美術史。
透過日本時期臺灣美術史的研究,探索台灣地域文化建構的問題。期間,多次前往日本訪問與調查,嘗試從亞洲的比較視野探索殖民與現代性的課題,同時,協助編輯台灣近代美術史年表、日文文獻翻譯等基礎史料工作,並且從事地方美術史的研究與展覽策劃,包括新竹地區美術家田野普查以及何德來、李澤藩等藝術家的圖錄編撰工作。
近年將歷史的眼光往前延伸,探索大航海時代十七世紀前後的臺灣文化變遷。現為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博士生。
第一章 美術教師與畫家之路幕末武士的後代地方的美術經驗-大阪與松山
第二章 台灣美術的耕耘者從松山到台灣自由畫的提倡者畫塾、畫會與個人展覽會台灣美術展覽會
第三章 創造南國色彩從異國情緒到地域色彩台灣意象-原住民、山林、海洋主題新興風格的實驗野獸派與南畫風的結合永恆的台灣地域圖像
第四章 鏡中之像-純樸雅拙的美學觀戰爭時局下的沈潛尋訪日向故鄉靜物畫中的南畫意趣
第五章 北遷的「南國」:戰後宮崎繪畫戰後的重生—故鄉宮崎生活回憶的台灣南國現實的宮崎南國日向風景系列童心的世界
第六章 台灣美術記憶中的鹽月桃甫日治時期台灣藝評中的「鹽月桃甫」民族主義與本土意識過渡期的評價 鹽月桃甫的再生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