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存在的理由:從傳道書看科技社會的虛空與盼望
|
|
Reason for being : a meditation on Ecclesiastes |
|
|
|
|
|
|
|
|
ISBN |
9789861985756 |
定价 |
NT480 |
售价 |
RM75.00 |
特价 |
RM67.50 *
|
作者 |
以祿
|
译者 |
孫芥石,郭秀娟 |
出版社 |
校園書房
|
出版日期 |
2017-11-01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352 页. 22. |
库存量 |
購買後立即進貨 抱歉!此书没有开放空运服务,只能船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如需空运请洽客服。 库存有限或需要调货,订购时间可能延长。如无法订购则将通知进行退款。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這一切的一切,對一個人的生命有什麼意義呢?
這是迴盪在整卷傳道書中的提問,法國社會學家以祿在研讀並默想傳道書數十年後,寫下這本《存在的理由:從傳道書看科技社會的虛空與盼望》,企圖帶讀者一起尋覓答案。
身兼社會學家、思想家、法學教授、平信徒神學家多重身分的以祿,被譽為「預知了所有的人」,他在六十幾年前對科技系統如何宰制現代人處境的分析,跨越世紀後,至今依然精準得令人目瞪口呆。本書就是以祿對於傳道書的深入默想,他分析這卷經書中彼此交織的三大主題:虛空、智慧、神,並且跟歷代多位神學、哲學、文學家對話,火花迸射,足以刺亮你我的眼目,看出當代社會原來有這麼多荒謬的假象,而傳道書數千年前發出的警語,竟依然切中現代人的要害。以祿也指出並論證傳道書的「矛盾」屬性,批判多位學者對傳道書的釋經進路,提出許多獨到見解,論述廣博而厚實,犀利又強勁。
如果你曾經認為傳道書不過是自相矛盾的厭世喃喃、悲觀的虛無主義,那麼,你一定要看這本《存在的理由》,跟著以祿,學會在何時擺脫線性邏輯的包袱,學會如何放下自己與已知,讀出傳道書的深層含義,再次發現生活最細瑣卻也最重大的意義,重新確證生命每一天存在的理由。
|
|
|
|
|
|
|
|
|
|
|
|
|
|
|
目錄
譯者序:不虛空的「言語」∕郭秀娟
推薦序:超越虛空的智者∕陳宗文
導 讀:生命的意義與盼望所在∕鄧紹光
第一章 初步論辯與非權威後記
1.撰寫本書的目的 ▶ 004
2.終極矛盾:再寫一本關於傳道書的著作 ▶ 006
3.一般研究傳道書的前提假設 ▶ 008
4.重要共識與匿名作者的問題 ▶ 015
5.智慧文體與詩體 ▶ 021
6.傳道書中的哲學、真理、現實 ▶ 025
7.傳道書作為儀式用語 ▶ 030
8.傳道書的結構 ▶ 032
9.矛盾是傳道書的重要原則 ▶ 036
10.傳道書與住棚節 ▶ 040
第二章 虛空的主題:蒸氣、煙霧、缺乏實體、脆弱、無常
1.第一個字 ▶ 046
2.進步的迷思 ▶ 056
3.默想 ▶ 066
4.權力 ▶ 071
5.金錢 ▶ 082
6.工作 ▶ 088
7.快樂 ▶ 102
8.良善 ▶ 107
9.人的答案 ▶ 109
10.結論 ▶ 118
第三章 智慧與哲學
1.智慧:到底是什麼? ▶ 128
2.反諷 ▶ 136
○脆弱與不可能 ○科學
3.小事情的智慧 ▶ 152
○有限與未來 ○有限與死亡
4.檢驗智慧:應用與實例 ▶ 176
○言語 ○財富 ○女人與男人 ○結論
5.後記 ▶ 196
第四章 神
1.神(Elohim) ▶ 205
2.矛盾 ▶ 219
3.神是給予的神 ▶ 235
○神所賜的禮物:永恆的追求與渴望 ○吃喝享福的禮物
○神是審判官
4.親近神 ▶ 255
5.「傳道者」的偉大結論 ▶ 262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以祿(Jacques Ellul, 1912–94)
以祿是法國波爾多大學的法學教授,所著《法制史》為該領域經典。世人兀自沉醉於科技進步將帶來光明前景時,以祿已如先知發出警告,批判科技對現代社會及人性的扭曲。他從聖經角度研究城市的意義,建構出一套城市神學。年少時,他全面研讀馬克思與祈克果,本是共產主義信徒,至終選擇歸向基督。
以祿筆下廣博而犀利,令人懾服。然而造就如此雄渾厚度的,並不只是他的學術成果而已。他出身貴族,因家道中落而從小體會赤貧滋味。二次大戰期間,他遭納粹剝奪大學教職,流放鄉間,為了養家活口而下田當起農夫;他與法國解放軍合作,營救猶太人;戰後短期供職波爾多市政府,協助重建,實踐他對城市制度的研究心得。將近二十年之久,他帶領一個預防青少年犯罪的社團,幫助社區裡的邊緣青少年;他更長期投入當地的環保運動,對抗政府為了發展觀光而破壞海岸線的強力開發手段。
一生著有上千篇文章、五十八本書的以祿,無疑是一則低調卻影響力廣遠的傳奇。時至今日,他仍是許多學者專家的研究重點;他的炯炯洞見,仍為二十一世紀的讀者點亮前方的路。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