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典律,文學史中一個巨大又迷人的詞彙。文學史家嘗試透過各種對過往文學歷史的記憶與言說,企圖捕捉典律的型態。聚焦於當代臺灣現代詩的場域,可以發現,臺灣現代詩典律的建構,絕對不是一個單純文學文本的欣賞問題,事實上,在詩人與讀者之間,實介入了大量的歷史與社群的現象,有待研究者進行釐清與探述。
對此,本書在研究動機上,乃是企圖以「在社會傳播情境中,臺灣現代詩社如何建構自身典律?」、「各現代詩社典律間的差異背後,涉及了哪些現代 詩認知與社群意識的議題?」、「在時代環境轉換下,各現代詩社典律間在交鋒過程中有何轉變?」三個問題,做為基本問題,並以經營超過半世紀以上的創世紀與笠詩社作為觀察核心,藉此探述臺灣現代詩典律與知識地層的推移現象。
作者簡介
解昆樺
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博士,中興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以現代文學為主要研究領域,文學創作曾獲文建會臺灣文學獎首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林榮三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散文評審獎、吳濁流文藝獎、中國新詩學會全國優秀青年詩人獎等。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典律概念之界義
第二章 創世紀與笠詩社的發展與社群性格 第一節 社團發展 一、創世紀詩社社團發展史 (一)新民族詩型時期 (二)超現實主義時期 (三)中挫整合時期 (四)現代傳統融合時期 (五)多元化時期 二、笠詩社社團發展史 (一)詩學批判時期 (二)鄉土現實時期 (三)社會批判時期 (四)本土精神時期 三、創世紀與笠詩社社團發展比較 (一)兩詩社籌備期的比較 (二)兩詩社組織型態的比較 (三)兩詩社典律轉變型態的比較 (四)影響兩詩社發展的原因比較 (五)兩詩社活動型態的比較 第二節 詩人構成 一、創世紀詩社詩人構成 (一)時空特性的分析 (二)詩社系譜的分析 二、笠詩社詩人構成 (一)時空特性的分析 (二)詩社系譜的分析 三、創世紀與笠詩社詩人構成比較 (一)兩詩社詩人籍別特性的比較 (二)兩詩社詩人分佈型態的比較 (三)兩詩社詩人加入詩社現象的比較 (四)兩詩社詩人融入之詩社系譜的比較
第三章 創世紀詩社的現代詩典律建構 第一節 接受中國五四新文學的影響 一、「文藝復興」與「啟蒙運動」的路向 二、創世紀詩人對大陸五四已降詩人的評價 第二節 接受西方現代主義的影響 一、現代主義從大陸到臺灣的傳播路向 二、創世紀詩社對現代主義的接受過程 三、創世紀詩人詩作的超現實、存在主義特質 第三節 現代性與中國性的碰撞與重塑 一、創世紀詩社傳統與現代融合論的發展 二、創世紀詩人對傳統的重新詮釋與吸收
第四章 笠詩社的現代詩典律建構 第一節 日治時期的新文學傳統 一、日治時期的臺灣意識 二、跨越語言的詩人 第二節 臺灣本土位置的追尋 一、40-60年代笠詩人的鄉土意識 二、70年代後笠詩人的本土意識 第三節 笠詩社典律的系譜論與創作論 一、雙球根說與現實主義 二、語言、風格與自我 (一)明朗詩語中的語言意識 (二)新即物主義的書寫技巧
第五章 異典律的交鋒與推移:文學論戰 第一節 兩詩社在詩選典律上的衝突與調整 一、兩詩社典律的推廣模式 (一)創世紀詩社以詩選向詩壇發揮典律效應 (二)笠詩社以詩評向詩壇發揮典律效應 二、李敏勇〈招魂祭〉引發的兩詩社論戰 (一)兩詩社論戰之始末 (二)兩詩社論戰型態與爭議點的檢討 三、論戰後兩詩社典律的轉變(一)創世紀詩社典律的調整 (二)笠詩社詩社典律的深化 第二節 兩詩社在鄉土文學論戰與解嚴後的融合 一、創世紀詩社在鄉土文學論戰與解嚴後的轉變 (一)鄉土文學論戰前後的大鄉土書寫 (二)解嚴後的大中國詩觀 (三)對超現實主義的再重估 二、笠詩社在鄉土文學論戰與解嚴後的轉變 (一)鄉土文學論戰後地位的躍升 (二)解嚴後的釘根意識 (三)現代主義與現實主義的結合 第三節 兩詩社典律的維持與流變 一、兩詩社40年世代以後詩人的同質性 二、創世紀40年世代以後詩人對社中典律的態度 三、笠40年世代以後詩人對社中典律的態度
第六章 結論
附件附件一 創世紀詩社同仁流動情形名錄 附件二 創世紀成員分析表 附件三 笠詩社同仁流動情形名錄 附件四 笠詩社成員分析表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